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死亡根据形态学上的不同可分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坏死是一类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环境因素伤害引起的细胞死亡现象,属于被动性死亡。坏死细胞的形态改变主要是由蛋白酶降解和蛋白变性两种过程引起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坏死是一种被机体细胞某些内在机制所调控的、有规律的细胞死亡形式。 RIP3作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家族(Receptor interacting-protein RIPs)重要的一员,是具有特异的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激酶活性的蛋白。研究表明,RIP3是TNF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相互转换的分子开关, RIP3是TNF诱导多种细胞(如L929细胞、N细胞、MEF细胞)的坏死所必需的。同时它也是zVAD引发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坏死所必需。因此,RIP3在诱导细胞死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磷酸激酶,哪些蛋白会被磷酸化,在介导细胞死亡过程中RIP3与哪些蛋白相互作用,RIP3介导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等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在前期工作中,用TNF分别处理野生型的L929细胞和RIP3基因沉默的L929细胞收集样品并进行质谱分析。通过全蛋白组分析,筛选出一些在野生型L929细胞中磷酸化水平上升,而在RIP3基因沉默的L929细胞中没有明显上升的蛋白。 在本论文中,根据质谱分析的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的报道,筛选出18个候选基因。利用RNA干扰技术,在L929细胞中基因沉默候选基因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L92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7个基因的sh-RNA对L929细胞坏死有影响。这为后期回答RIP3如何介导细胞坏死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坏死的机制并为细胞坏死相关疾病病因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靶点。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