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动态膜制备、应用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4802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水污染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一种,膜分离法较传统方法有操作简单、能耗低、不使用添加剂等优点,但也存在严重的膜污染、膜再生困难等缺点。为解决这些问题,许多膜的改性及过程优化技术应运而生,动态膜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本文以多孔管式陶瓷膜为基膜,以ZrO2、Kaolin、MnO2、TiO2为涂膜颗粒制备不同类型单层动态膜,首先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并考察主要因素对动态膜制备效果的影响,研究确定出单层动态膜制备最优条件为温度50℃、压力0.14MPa、流量120L/h、涂膜液浓度1.0g/L和涂膜颗粒为Zr02;其次,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双层复合动态膜,并与单层单颗粒、单层双颗粒混合动态膜性能进行对比,发现通量最大的为Zr02单层动态膜,截留率最高的是Kaolin-ZrO2双层动态膜。在动态膜制备基础上,本文设计正交实验,由极差分析与综合平衡法确定动态膜油水分离的最优操作条件为乳化液浓度0.5g/L、pH值5、温度50-C、流量100L/h、压力0.14MPa。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油水分离通量随着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乳化液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乳化液pH值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乳化液中添加阳离子盐后,其通量大于加入阴离子盐,且阳离子强度越大渗透通量越大,阴离子反之。在分析油水分离膜污染机理的基础上,选择NaOH、HCl、吐温80和柠檬酸为清洗剂,确定最佳清洗顺序应采取“碱洗→吐温80→酸洗→柠檬酸”;设计实验进行单步和多步清洗,考察通量恢复情况,单步清洗确定各类化学试剂的最佳浓度与清洗时间;在此基础上,设计二步清洗、三步清洗和四步清洗实验,其中四步清洗最佳,通量总恢复率为79.8%;重复清洗后,陶瓷膜基膜能实现3或4次的重复使用。基于临界粒径模型,考虑了动态膜层孔隙率随时间的变化,建立预测错流微滤动态膜形成过程中颗粒沉积厚度的模型,并设计实验来验证模型;减小涂膜液浓度或增加错流速度,可以使动态膜层厚度变薄且均匀性变好;增大操作压力可以降低动态膜层厚度,但对均匀性几乎没有影响;在圆周方向上从0°到180°逐渐变薄,提高错流速度能减小此种差异;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构建了油水分离动态膜制备及分离实验条件优化、污染机理分析及清洗方案确定、动态膜厚度预测分析的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将为动态膜的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脊形接地板的圆极化微带天线,该天线通过在介质基片上开脊形槽,从而增加了介质层的厚度,减小了馈电探针的长度,同时还减弱了探针电感对输入阻抗的影响,达
针对复合材料平板变刚度轨迹规划及其铺放工艺适应性,研究了一种"以直代曲"求解铺丝轨迹点的数值解法。通过分析预浸丝束变形的主要机制,选取变刚度轨迹的曲率半径作为铺放工艺
救生筏壳体是用于海员救生的关键装备,本文研制了一种用于水下的大深度复合材料气胀式救生筏壳体,具有高耐压、密封可靠、耐高低温交变等特点。对救生筏壳体进行结构设计及校
介绍了常用于测试织物防钻绒性的试验方法,在其所规定的结果评价中找到了差异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后参考相关文献,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为了改善三维中空复合材料结构微波固化成型的固化均匀性,提出了添加外部导热附加模具和内部微波吸收剂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附加模具的材料、厚度以及微波吸收剂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无线电监测机房管理系统可满足无线电监测机房管理的实际需求,覆盖监测机房管理的方方面面:可通过RFID技术对每个机柜的每台设备进行资产管理;可通过LXI仪表总线的HISLIP协议和SNMP协议实现监测设备的远程测量、维护和管理;可实现对机房电能等的监控和管理;可实现对无线电监测机房相关人和设备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全面保障无线电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