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茎叶除草剂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草剂生物测定技术是利用杂草对除草剂的反应来鉴别化合物除草活性的基本方法,在除草剂的开发、生产和应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周期长、重复条件严格严重制约了除草剂的研究工作。   该实验把快速、简便的叶绿素荧光技术与常规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相结合,以溴苯腈、嗪草酮、草甘膦、2,4-D和氯氟吡氧乙酸5种除草剂作为供试药剂,研究了它们对苘麻(Abution theophrasti Medic)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的除草活性,以及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玉米(Zea Mays L.)和大豆(Glycine max)的安全性。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没有荧光参数完全适用于所有的除草剂品种。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1.该方法适用于光合作用抑制剂溴苯腈和嗪草酮,对非光和作用抑制剂草甘膦也适用。对溴苯腈和嗪草酮,RC/CSm是一个比较能普遍应用的参数。当溴苯腈处理苘麻2h的抑制率达到60.8%即可认为达到鲜重抑制率50%,当嗪草酮处理苘麻2d的抑制率达到50.1%即可认为达到鲜重抑制率50%,当嗪草酮处理稗草2d的抑制率达到72.5%即可认为鲜重抑制率50%。   草甘膦也可用Fv/Fm、TRo/CS、TRo/CS三个参数作为指标测定其对苘麻的除草活性,施药4d后当它们分别达到41.11%、39.32%、56.73%抑制率即可认为生物量除草活性50%;也可用ETo/CS和RC/CSm分别达到66.76%和50.19%抑制率代表生物量除草活性50%。   2.对2,4-D和氯氟吡氧乙酸这两类激素类除草剂,由于荧光参数对这类药剂不敏感,并没有找到可以描述这类除草剂除草效果的指标。但本实验并没有考虑到新生叶片对除草剂的反应,因此仍有必要对新生叶片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技术在除草剂生测领域存在应用的可行性。不但能够测定光合作用抑制剂类除草剂,而且对非光合作用抑制剂草甘膦也比较灵敏。该技术具有灵敏,快速的优点,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按摩治疗颈椎病性头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法按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有效69例,无效2例,
防治黄化病rn对于很多观花、观叶的植物来说,黄化病非常常见.黄化病其实就是叶片发黄的情况,例如茶花、杜鹃花、栀子花等,很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因为土
期刊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动脉瘤采用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行介入治疗的29例患者纳入实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型呼吸衰竭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型呼吸衰竭患者作
目的 对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分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的共计60例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
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維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到我院接诊的脑血管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以及CT平扫,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先天发育异常、动脉畸形以及脑血管狭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平扫,有统计学意义(P<0.0
许多常见的食材和药材有“双胞胎兄弟”,它们长相酷似,“哥哥”喜欢助人养生防病,“弟弟”却是暗中伤人的毒物.rn五指毛桃VS断肠草五指毛桃又名土黄芪、南芪等,是一种常见的
期刊
妊娠期糖尿病(d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不包括妊娠前已经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妊娠时的高血糖状态,我国GDM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