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水稻免疫增强型类病斑突变体lrd6-6的基因克隆与分子机制研究 Ⅱ.水稻叶绿体DnaJ分子伴侣蛋白OsDjA7/8的功能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生产面临着包括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多种病害的威胁,抗病育种在提高水稻抗性、保障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粳稻材料Kitaake的转基因后代中分离得到一份抗性增强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将其命名为lrd6-6。我们成功克隆了该基因,解析了 AAA ATPase LRD6-6参与水稻细胞死亡及免疫反应调节的分子机制,并对将该基因应用于水稻抗病育种进行了探索。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lrd6-6进行了详细的表型鉴定,揭示了类病斑表型是细胞死亡积累的结果,发现突变体lrd6-6中积累了大量的H2O2。2.鉴定了 的抗病性,发现其对真菌病害稻瘟病和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的抗性增强。3.通过图位克隆,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我们在突变体基因LOCOs06g03940中鉴定出了一段1446 bp核酸序列重复;通过RNAi及遗传互补试验我们证明该基因即为目的基因Lrd6-6。4.Lrd6-6基因在水稻全生育期所选的各组织部位均有表达,随着植株的生长其表达量增加,且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LRD6-6蛋白与MVBs标记蛋白RabF1/RAR6共定位,证明LRD6-6定位于植物多泡体MVBs上;同源比对发现与LRD6-6同源的AAAATPase主要功能为参与MVBs的形成及其介导的囊泡运输:根据同源基因相关报道我们鉴定了 LRD6-6中三个氨基酸保守位点K261、E315和R372,并构建了相应的 LRD6-6 点突变 LRD6-6K261A、LRD6-6E315Q和 LRD6-6R372E表达相关载体。5.通过原核表达我们纯化了 LRD6-6及三个保守氨基酸位点点突变的蛋白,并测定了这些蛋白的体外ATPase活性,结果表明LRD6-6是一个有功能的ATPase,三个保守位点氨基酸的突变致使LRD6-6丧失了 ATPase活性;通过酵母双杂交和BiFC试验我们证明LRD6-6能够形成同源二聚体,LRD6-6K261A和 LRD6-6E315Q点突变体也能形成同源二聚体,而R372E突变导致LRD6-6丧失了形成同源二聚体的能力;通过这些点突变体在lrd6-6中的表达我们证明氨基酸位点突变体LRD6-6K261A、LRD6-6E315Q和LRD6-6R372E的体内生物学功能丧失。6.有趣的是,与同源基因报道结果类似,我们发现LRD6-6E315Q突变体能够与野生型LRD6-6蛋白相互作用,在野生型水稻Kitaake中表达LRD6-6E315Q能够表现显性负调控效应,促使过表达植株出现类似lrd6-6的细胞死亡及免疫激活现象,这为育种上利用该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及基础。7.转录组分析(RNA-seq)在野生型和lrd6-6突变体中共检测到122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GO分析将这些DEGs主要分类到了一些与MVBs形成及运输相关的细胞组分中;拟南芥液泡羧肽酶Y(Carboxypeptidase Y,AtCPY)融合GFP蛋白在野生型和突变体lrd6-6以及lrd6-6转Os06g03940-11.5 kb互补植株和Lrd6-6E315Q表达植株原生质体中的瞬时表达观察,结合渥曼青霉素处理,进一步证实突变体MVBs介导的囊泡运输过程出现了障碍。8.DEGs代谢途径(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负责合成次级抗菌代谢物血清素、木质素和抗毒素的三条代谢途径即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ko00940)、Diterpenoid biosynthesis(ko00904)和 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ko00400)中;通过基因表达量分析和对木质素、抗毒素含量的测定证明这些抗菌代谢物确实在lrd6-6中出现了积累,并在互补植株中得到了恢复,而在Lrd6-6E315Q过表达植株中也出现积累。9.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获得了 LRD6-6互作蛋白OsSNF7,OsSnf7编码一个ESCRT-Ⅲ复合体组件SNF7同源蛋白,预测与MVBs的形成有关;通过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技术我们在Kitaake中成功敲除OsSnf7基因,遗憾的是OsSnf7敲除并未引起后代植物出现不同于野生型的表型;分析发现水稻中至少还有两个Snf7同源基因可能与OsSnf7具有功能冗余,要研究水稻Snf7基因功能后续需要构建这三个Snf7同源基因的两突或三突突变体。随后我们还鉴定出了 VPS2水稻同源基因并证明OsVPS2能够与LRD6-6相互作用,进一步支持了 LRD6-6参与囊泡运输的结论。叶绿体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的场所。DnaJ分子伴侣蛋白属于Hsp40家族,已有的报道显示DnaJ分子伴侣家族蛋白在植物的多种细胞器组分中发挥作用,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中多方面的调控。对植物叶绿体中DnaJ基因的研究显示,叶绿体DnaJ蛋白对其自身的发育调控、功能行使及植物耐逆性都有重要作用。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水稻中关于DnaJ家族分子伴侣蛋白的报道极少。本研究筛选了水稻基因组中预测编码叶绿体DnaJ蛋白的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分析发现LOCOs05g26902及LOCOs05g26926两个基因编码完全一致的蛋白,且基因启动子中预测的顺式作用元件类型、功能一致,因此我们推测该DnaJ蛋白在水稻叶绿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将这两个基因命名为OsDjA7/8。OsDjA 7/8在水稻各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在旺盛生长的组织、时期表达量较高。OsDjA7/8蛋白主要定位在水稻叶绿体中,暗示该蛋白主要在叶绿体中发挥功能。对该基因表达量进行抑制会导致转基因植株出现白化致死表型。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我们发现OsDjA 7/8表达量抑制的植株叶绿体及细胞结构异常;同时我们发现这些转基因植株中叶绿体发育相关标记基因Cab1R、Cab2R、PsaA和PsbA表达受到抑制,说明OsDjA7/8表达量的抑制严重影响了水稻叶绿体的发育。综上所述,我们证明DnaJ蛋白OsDjA7/8是水稻叶绿体发育必不可少的调控因子。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的技术环境不断推进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优化和调整的契机。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在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讨论大数据时代背景对企业成本管理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从而得出企业成本管理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的策略和方法,使企业成本管理能够真正得到创新,最终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学位
学位
在大数据时代下,各个行业的发展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如何在此背景下有效优化成本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综合竞争优势成为了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将就大数据对企业成本管理产生的影响,以及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探讨其有效的优化措施。
大数据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广泛的数据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将成本管理与大数据结合,在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同时,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更多有用的参考数据,确保企业最终的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应用的措施。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成本管理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可视化、透明化让企业浪费的成本逐一减少。很多企业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希望通过这些数据能帮企业找到一些节约成本的方向,也希望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探究现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方向。再加上大数据这个强大的工具、海量的数据依据、实时的反馈速度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精益的成本理念,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收
RPW8.2是从拟南芥生态型MS-0中克隆得到的一个对白粉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基因,编码一个由跨膜锚定结构域和CC结构域构成的抗性蛋白。RPW8.2的表达受白粉菌侵染诱导,其蛋白特异锚定于吸器外质膜(extra-haustorial membrane,EHM)上,运输到EHM的过程依赖于细胞骨架和自身两个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保守元件(R/K-R/K-x-R/K)。RPW8.2所介导的抗性反应包括SA
禽类卵泡选择是指等级前卵泡库中一部分小黄卵泡被选择进入等级卵泡的发育过程,与禽类的产蛋性能密切相关。颗粒层与膜层是卵泡的主要功能单元,且二者分泌的细胞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方式参与调控卵泡选择过程,而颗粒层、膜层在卵泡选择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还不清楚,阐明卵泡选择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本研究以天府肉鹅母系母鹅为对象,对选择前(直径4~6 mm的大白卵泡和8~10 mm的小黄卵
饥饿是影响青藏高原放牧牦牛冷季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血糖水平降低,机体通过分解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动员脂肪和蛋白质降解满足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需求。其中脂肪是饥饿动物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在肝脏氧化生成β-羟基丁酸(BHBA)等酮体为肝外组织供能,BHBA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酮体。近年来研究发现BHBA除了作为能源物质外,还能作为信号物质调控机体代谢。因此,本试验通过建立饥饿
肌肉发育决定了肌纤维数量、肌肉重量、肌纤维类型以及一些肌肉病理学变化。动物胚胎期影响肌纤维数量的因素对肌肉生后生长发育具有永久影响。肌生成是一个受多因素调节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miRNAs在动物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相关调控网络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开展了五个试验以验证肌纤维发育模式及生肌调节因子表达规律,探明ssc-miR-221-5p对成肌分化调节的作用,弄清ssc-miR-22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