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刺激下TNF-α在大鼠跟腱末端区病变过程中的表达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1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人们从分子水平进行了大量的有关TNF-α与NF-κB信号通路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但对于在末端病发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直接相关研究很少。TNF-α作为重要的炎症因子,可单独或通过与其他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引起促进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从多方面参与末端病的形成,但这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其具体调控及反馈调节机制、细胞因子网络的交互作用、信号通路间的可能联系尚有待逐步揭示。因而进一步加强对TNF-α介导的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尤其是TNF-α和NF-κB抑制剂进行末端病治疗,可能为延缓或阻断末端病进程提供新的尝试,并为末端病的早期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通过大负荷跳跃运动方式建立末端病损伤模型,从炎症因子TNF-α与NF-κB入手,探讨末端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购买于苏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跳跃组,对照组24只,跳跃组24只。对照组正常环境下饲养,跳跃组放于半自动跳跃电刺激笼内进行为期6周的跳跃运动。每两周取材一次,大鼠麻醉处死,取大鼠双后足跟腱及近端跟骨区域,一组材料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末端组织内TNF-α和NF-κB的蛋白含量,另外一组制作HE石蜡切片并染色观察。观察比较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跟腱末端区的病理组织变化,分析不同组大鼠的TNF-α、NF-κB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HE染色结果表明,跳跃组与对照组病理组织形态出现较大差异,且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差异明显增大。(2)对照组2、4、6周大鼠肌腱、纤维及钙化软骨和跟骨TNF-α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跳跃2、4、6周组大鼠肌腱、纤维及钙化软骨和跟骨TNF-α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对照组2、4、6周大鼠肌腱、纤维及钙化软骨和跟骨NF-κ B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跳跃2、4、6周组大鼠在肌腱、纤维及钙化软骨和跟骨NF-κB阳性细胞数增加显著,,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TNF-α和NF-κB对应力刺激敏感,TNF-α和NF-κB表达升高,是末端病产生的机制之一。(2)在末端区各区TNF-α和NF-κB的含量不同,其中肌腱和纤维及钙化软骨区偏高,骨区则偏低。
其他文献
研究中国古代体育,除正史、野史等历史文献外,古代诗词、歌赋、笔记、戏曲、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亦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因为这些作品中留下了大量有关古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要求,地方院校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立足自身能力,明确学校的目标定位,这既是提升高校竞争力
通过对足球比赛中呈现出的对抗特征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对足球运动的对抗训练方式做出了探讨,旨在发现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提高足球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的战斗力。 Through a 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