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自由化作为一种“资源重置”、“利益再分配”的手段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就业水平以及工资和收入分配过程。就业乃民生之本,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宏观层面的相关研究主要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地区以及行业总体就业以及不同群体就业的影响,但并未得出统一结论。本文重点关注两性就业,即不同性别群体的就业问题。两性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女性自身发展,也会影响子女培育、家庭和谐,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文明等各个方面。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在生理构造、智力结构、社会角色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要识别贸易开放究竟如何影响总体就业,需要深入到贸易开放对两性就业的影响。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121个国家的营商环境调查的企业水平数据,结合BACI双边贸易流数据、WITS双边关税数据和世界发展指标,就贸易自由化对企业雇佣性别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化会使企业雇佣的女性职工的份额下降。且这种下降的趋势对于出口企业、外资企业、高产能利用率企业、年长企业、技能密集型企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采用外国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企业等这类平均生产率更高、经济绩效更好的企业,对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女性占比较大行业的企业以及女性劳动力相对丰裕的企业等这类女性劳动力更加密集的企业,对于大城市的企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企业等这类竞争压力更大的企业,对于宗教盛行国家的企业更加显著。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女性职工占比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女性雇员的数量减少所致,尤其是生产性女性工人的下降。本文的结论意味着贸易自由化会恶化女性就业环境、但也从侧面证实了开放贸易会使企业雇佣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本文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根据本文的结果,政府要更加注重性别就业问题,制定兼顾女性就业的开放政策。通过发展教育、职业培训等提高女性技能水平;通过发展幼儿看护事业、学前教育等减轻女性家庭、育儿压力;通过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汲取世界先进文化,降低文化以及宗教中的性别歧视、提升女性地位;通过政治、法律等各种手段保障女性权利,促进男女平等,为女性劳动力就业保驾护航。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现有研究。(1)本文是少有的从贸易自由化政策角度对企业层面雇佣性别结构进行解读的文章。(2)本文以企业女性职工占比为研究对象,并且在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数量的变动,从而更好地解释开放贸易造成性别就业差距的来源,是由于企业女性职工数量的减少。(3)采用了多国营商环境调查的企业水平数据。相比于之前较为单一化的研究,丰富的数据使得我们的结论更加准确,也更具一般性。(4)本文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我们提出并检验了贸易自由化造成企业女性劳动力雇佣份额下降的3个渠道,深入分析了现象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5)本文做了大量的异质性分析,充分考虑了企业、行业、城市和国家的差异化特征,并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确保了结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