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品油站场是油品运输的核心单元,承担着计量、分输、清管等重要任务。并且,其输送介质—成品油具有易燃、易爆炸的特性,在运输、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油气企业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研究对象兰成渝成品油管道L站已运行17年,站场设备种类多、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设备失效率逐渐上升的同时,系统可靠度也开始逐渐降低,研究其系统可靠性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关于站场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起步较晚,为了实现兰成渝成品油管道L站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本文将站场系统的可靠性分为设备单元层次的可靠性和整体系统层次的可靠性两个部分。对于单元层次的设备,根据设备特性与现场数据,将其划分为基础单元、特定单元和冗余单元,分别采用RBI理论、故障树分析法和动态故障树3种不同的理论技术进行单元可靠性分析。对于整体系统层次,本文采用图论理论构建站场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研究站场系统的可靠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L站的地理位置和工艺流程,分析了 L站内主要设备的失效模式及原因,为L站内特定设备的可靠性奠定基础;采集现场设备的腐蚀数据,为基础单元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数据依据。(2)API581给出同类失效概率的设备称为基础单元,在分析多种数据统计概率模型的适用性后,采用威布尔分布模型结合历史同类设备的失效数据进行同类失效概率的修正;采用RBI技术,结合L站现场管道的1980个腐蚀点数据和设备的运作状况,通过设备修正系数和管理修正系数,计算出站场管道和其它基础设备的失效概率。(3)对于在API581中未给出同类失效概率或者没有历史同类设备失效数据的设备,如收/发球筒等装置,是无法采用API581技术计算失效概率的,这些设备单元在本文中称之为特定单元;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特定单元进行失效概率的分析,用专家打分法对故障树的底事件进行评价后,结合梯形模糊数,求解底事件的模糊失效概率。综合专家意见时采用D-S理论,在解决冲突证据时采用改进的基于证据间距离的修改证据法,克服了 D-S理论的悖论问题,并且考虑到证据源的置信度,更贴合实际。最后通过计算故障树顶事件的发生概率,获得了特定设备的失效概率。(4)为了提高站场系统的可靠性,站场多设置冗余系统,如“两用一备”的减压阀及相应附件等,这些设备构成的冗余区域称之为冗余单元。对于冗余单元的可靠性分析,本文采用动态故障树分析法,将动态逻辑门转化为相应的马尔可夫链,并采用威布尔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改进,最后将冗余单元的维修率考虑其中,计算出冗余单元的失效概率。(5)设备单元层次的失效概率求解完毕后,对站场的整体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在分析图论的适用性后,采用图论对L站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在对图论的赋权网络适用性分析后,采用点权网络和边权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站场工艺子系统和结构系统的图论分析,求解了工艺系统和结构系统割集;在考虑设备之间相关度和割集之间的相关度后,最终求得站场的系统可靠度。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完善现有的站场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为保障成品油站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