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大剂量利巴韦林对慢丙肝快速病毒学应答不佳患者疗效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w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或体液的接触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非常容易慢性化,并且呈隐匿性发展,容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细胞肝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危害非常之大,丙肝现在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丙肝病人分布于全球各地,目前是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晚期肝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结果显示感染丙肝病毒(HCV)的人数约占全球总人数的3%,曾感染过HCV约有1.8亿人,每年约310万病人被新查出来患有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慢性化率可高达50%80%。丙肝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如患者不进行体检,不容易被发现。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能够消灭或最大限度地持续抑制体内的HCV RNA,降低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防止病人发展为肝硬化,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利巴韦林最为重要的副作用为溶血性贫血和导致胎儿畸形,因此禁用于孕妇和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中,利巴韦林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副作用始终困扰临床医生。此外,利巴韦林尚可以引起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不能坚持服用利巴韦林,这样将会大大影响抗病毒的疗效。利巴韦林的主要的副作用是由于红细胞内缺乏脱磷酸化的酶,因此利巴韦林磷酸盐在红细胞无法被清除,导致其大量堆积,抑制部分依赖ATP的物质利用,影响细胞的氧化呼吸,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通过血管外溶血造成可逆性的溶血性贫血,所以当患者停药后,患者血红蛋白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目前对于利巴韦林加大剂量治疗快速病毒学应答不佳的慢丙肝患者报道较少,为明确大剂量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对快速病毒学应答不佳患者疗效的影响,经行了此项研究。研究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大剂量利巴韦林对1b型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丙肝)快速病毒学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病毒学应答率的影响,用来参考并调整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的用量,以期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研究方法1.采用历史队列研究方法,回顾2009-2011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3名快速病毒学应答不佳的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周后,HCVRNA下降小于2个log)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治疗情况,将进入研究的患者分为A、B、C3组,A组给予普通干扰素(安福隆)500万u联合大剂量利巴韦林(北京双鹭)1500mg/天,B组给予普通干扰素(安福隆)500万u联合利巴韦林(北京双鹭)1200mg/天,C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干扰素(安福隆)500万u联合利巴韦林(北京双鹭)900mg/天。研究截止时间为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72周,并停药随访24周。比较不同利巴韦林使用剂量组抗丙肝病毒各阶段应答率的差异。如在治疗期间,若患者血红蛋白降至70g/L,则给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叶酸片、维生素B12等,如患者血红蛋白量继续下降至低于60g/L,则予输注红细胞并减少利巴韦林用量直至暂停使用利巴韦林,待患者贫血恢复后继续加用初始剂量。2.观察患者EVR(早期病毒学应答)、ET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SVR(持续病毒学应答)结果1.A组中,5人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达60g/L,给以输注红细胞、并给以利巴韦林暂时停药,恢复后继续给予利巴韦林1500mg,并同时给予复方阿胶提升患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仍有3名患者不能坚持,给予利巴韦林减量,退出实验观察组,其他2名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B组中有一例使用干扰素后出现血小板降低至20x109/L,减量后仍不能继续使用干扰素(后经调整改用干扰素alb(赛诺会)200万u,qod治疗),遂退出观察组,另外有一人使用利巴韦林后出现不能进食,顽固性呕吐,改为单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也退出观察组。C组中,有一例男性患者达到ETVR后,行CT发现原发性肝癌,并行肝癌切除术。2.A组中,有21例患者达到EVR, EVR率为51.2%,26例达到ETVR, ETVR率为68.4%,24例患者达到SVR, SVR率为63.1%。B组中,有14例患者达到EVR, EVR率为31.1%,25例达到ETVR, ETVR率为62%,20例患者达到SVR, SVR率为50%。C组中,有9例患者达到EVR, EVR率为21.9%,17例达到ETVR, ETVR率为41.5%,14例患者达到SVR, SVR率为43.9%。比较A、B、c3组间EVR(X2=7.741,P=0.021),ETVR(X2=6.558,P=0.038)、及SVR(X2=7.346,P=0.025),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与c组比较EVR(X2=7.569,P=0.006),ETVR(X2=5.778,P=0.016、),SVR(X2=6.649,P=0.013),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A组21名获得EVR的患者中,有20名都获得了ETVR,其ETVR率为95.2%,20名都获得了SVR, SVR率也同样为95.2%;对于B组的14名获得EVR患者中,12名患者获得ETVR,ETVR率为85.7%,11名患者获得SVR,SVR率为78.6%,;C组,对于获得EVR的9名患者中,有5名患者获得ETVR, ETVR率为55.6%,4名患者获得SVR,SVR率为44.4%。比较A、B、C3组间ETVR(X2=7.456,P=0.024)、SVR(,=10.002,P=0.007),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与C组比较ETVR(X2=7.143,P=0.019),sVR(X2=10.159,P=0.005),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在A组17名未获得EVR患者中,6名获得了ETVR,ETVR率为35.3%,4名获得了SVR, SVR率为23.5%;对于B组的26名未获得EVR患者中,13名患者获得ETVR, ETVR率为50%,9名患者获得SVR,SVR率为34.6%;C组中,对于未获得EVR的32名患者中,有12名患者获得ETVR,ETVR率为37.5%,10名患者获得SVR, SVR率为31.2%。比较A、B、C3组间ETVR(X2=1.225,P=0.534)、SVR(X2=0.603,P=0.740),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增加利巴韦林剂量可以提高快速病毒学应答不佳的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EVR率及SVR率;2.对于增加利巴韦林剂量后仍未获得EVR的患者,继续使用大剂量的利巴韦林并不能增加患者ETVR及SVR率;3.增加利巴韦林的剂量后,如果能获得EVR,则继续使用大剂量利巴韦林可以提高患者的ETVR率以及SVR率。
其他文献
【荣誉榜单】$$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金盾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
报纸
多元现代性问题不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而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厘清本体论意义上的"一与多"的关系,以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配电柜作为施工及各种用电设施都必不可少的配电设备,对于施工的整体运行以及各种用电设施的正常使用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意义。在配电柜中,低压智能配电柜作为社会公众在日常
目的分析与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初产妇,通过电脑随机
用三分损益法确定的律制,叫三分损益律。我国三分损益法最早的记载为《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乐律也明确为三分损益律。此后三分损益法便见于历代的乐律研究,成为古代的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迅速、广泛地进入各个领域,人们接触视屏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的机会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皮肤、视力、骨骼肌、精神心理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治愈前后肺部病变CT表现的演变规律,研究CT空气潴留征象与肺结核患者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涂阳肺结核并获得细菌学治愈的患者,观察治疗前
考证了2%戊二醛消毒液临床使用的有效时限,监测了5周内消毒液的含量变化及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在室温15±1℃时,戊二醛消毒液中醛残存率为93.16%;浸泡器械后5个科室的醛残存率为86.42±2.99%(82.63%~89.47%);消毒液中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在发展环境上的弱势更加突出,本文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及强化税收服务经济职能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现有财税政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小微企业构建公平、
通过回顾首钢发展历史及在搬迁调整过程中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历程,介绍了两化深度融合对新首钢、新工艺与新技术的支撑。通过分析新的发展时期,钢铁企业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