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域体育发展的形态是其文化内在规定性的必然结果。因此,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对各具特色的地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进而划分出体育文化区,并对区内的体育项目进行还原,无疑会为我们深入的认识体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方向,提供有益的启示。对于体育文化区的研究,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先秦齐鲁体育文化区研究属于创新性研究,它对研究体育文化区的相关问题,都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时间界定在先秦时期,空间范畴界定在今山东地区,部分地方为了论述的方面涉及到汉代,主要研究如下内容:先秦齐鲁体育文化区的形成、齐鲁体育文化区项目还原、齐鲁体育文化比较研究、齐鲁体育文化的融汇与整合。本研究所采用资料主要来自一下几个方面:地理总志、地方志、正史、文集、笔记、小说、考古资料。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的看法:(1)先秦时期,受当时社会的整体需要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军事体育活动空前繁荣,民间体育风尚也走上了为战争服务的轨道,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齐鲁地区的军事体育项目直接推动了民间体育的活跃,而民间体育又影响了军事体育向纵深发展,两者相互渗透。(2)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体育运动发展史上的奠基时代,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多变的生活方式使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不断获得充实提高,发端于齐鲁地区的体育项目日益流行于社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3)先秦时期,流行于齐鲁地区的民间体育项目开始与节日时俗水乳交融,相染成风,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节日体育娱乐风尚,并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的古代节日风俗,民俗的文化理念和体育的价值取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加深了体育文化的地域色彩,它是齐鲁体育文化区的核心部分。(4)先秦时期,齐鲁地区为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空前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体育思想形成的重要空间范围和时间范畴。道家的哲学思想成了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养生思想、武术思想)的重要根源;孔子及先秦儒学的“仁学”思想对我国古代体育有深远影响;荀子的“动以养生”的观念是古代体育思想中对运动作用的正确认识的重要思想渊源;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是构成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的重要因素。(5)先秦齐鲁体育文化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齐鲁地区的地缘关系、经济方式、区域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使自然环境成为催生、孕育体育文化区的摇篮,生产劳动是形成体育文化区的重要原因,地域心理、地域性格、地域文化等人文环境则是形成体育文化区各具特色的主要因素。(6)先秦齐鲁体育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并注重于自然、和谐以及内心的修为和愉悦,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心志、启迪灵性、进行人格修养,使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和谐统一发展,进而形成理想的人格;并且齐鲁体育文化中的儒家道德化倾向较为明显;齐鲁体育文化思想中的“中庸、礼、仁、天人合一”等思想主张不仅对齐鲁体育文化起着沟通和诠释的作用,而且具有引导和重塑的作用,进而深深的影响了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深层结构。(7)先秦时期,受稷下学宫和百家争鸣的影响,齐鲁体育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基于文化扩散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连续性,齐、鲁体育文化不断渐变和嬗变,在景观上表现为两种文化并存,风格兼具之特点,属于典型的文化“混交”现象。(8)由于受农耕文化之深刻影响,齐鲁体育文化无论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带有深厚的农耕文化之痕迹,其体育项目的动作特点和动律风格上必然具有相似和相通性;齐鲁体育文化所沉淀的民族文化,所剥离的民族心态和民族审美、价值观等都与农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格局相吻合,这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