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粉燃烧过程中颗粒尺寸和形态的演变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d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粉燃烧电厂燃烧生物质粉是生物质燃烧发电的重要技术。然而,与煤粉颗粒近似球形不同,生物质粉颗粒形态极不规则,对燃烧过程中的干燥、加热和反应转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生物质粉燃烧过程中颗粒的形态演变可以为进一步了解燃烧机理及成灰过程、指导燃烧设备的改造设计及运行、采用模型及模拟描述燃烧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论文研究主要采用沉降炉进行窄筛分稻壳粉、麦秸粉和玉米秸粉的高温热解和燃烧实验,分别获得焦颗粒和灰颗粒样品;然后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焦颗粒、灰颗粒及生物质粉颗粒的形貌分析,得到SEM数字图像,并结合图像处理分析,得到颗粒的尺寸和形状的特征参数,通过对所得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并结合SEM形貌观察,探索燃烧过程中生物质粉、焦颗粒和灰颗粒尺寸和形态的演变及温度、燃烧气氛和生物质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SEM形貌观察表明,三种生物质粉颗粒的形貌差异显著,即使是同种生物质粉,其形貌也差别明显,稻壳粉中存在较多正方形或长方形片体颗粒,而麦秸粉和玉米秸粉则因材料自身的结构特性存在较多细长条状或片状颗粒。三种生物质粉热解后焦颗粒形貌均因有机质软化和破碎而发生显著变化,稻壳焦颗粒开始卷曲并出现小颗粒碎片,而麦秸和玉米秸焦颗粒则形成较多近球形颗粒,且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燃烧时稻壳和麦秸灰颗粒形貌整体上变化不大,而玉米秸灰颗粒形貌则发生明显变化,燃烧温度和气氛因生物质种类的差异对形貌变化有不同的影响。
  颗粒物理尺寸参数的研究和比较表明,三种生物质粉燃烧时颗粒尺寸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为麦秸粉和玉米秸粉的颗粒尺寸变化均大于稻壳粉。三种生物质粉热解后焦颗粒的平均宽度、长度和等效直径均明显减小,稻壳颗粒尺寸的减小主要在宽度方向,相对变化率为11.52%-22.34%,热解温度的影响较小,而麦秸和玉米秸焦颗粒尺寸的显著减小主要在长度方向,相对变化率分别为50.78%-67.65%和37.59%-65.38%,热解温度的影响也较明显。燃烧后稻壳灰颗粒各尺寸参数进一步明显减小,麦秸灰颗粒各参数整体上略有减小,而玉米秸灰颗粒的尺寸参数则因燃烧气氛的差异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颗粒形状参数的研究和比较表明,三种生物质粉燃烧时颗粒的平均横纵比、圆形度和圆度因颗粒收缩、破碎或熔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变化率整体上小于尺寸参数。稻壳粉热解和燃烧后各形状参数均呈减小趋势,但变化主要发生在焦燃烧阶段,相对变化率为0.70%-32.92%,而麦秸和玉米秸粉热解和燃烧后各形状参数均呈增大趋势,但变化主要发生在热解阶段,相对变化率分别为5.01%-41.54%和1.07%-25.44%;热解温度、燃烧温度和气氛对各形状参数的影响较小且缺乏规律性。
其他文献
学位
锂离子电池由于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未来储能最有前景的方式之一。在一系列负极材料中,二硫化钼由于类石墨烯结构使得层间方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而且具备高比容量的特点,使之有希望成为商业化的负极材料之一。但是二硫化钼固有的导电性差,充放电体积膨胀导致的堆栈等问题使得循环和倍率性能不理想。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花瓣状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GO-MoS_2)复合材料。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的二硫化钼
学位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寻找具有安全、清洁、绿色的新能源是人类首要解决的问题,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肯定是太阳能,而在一系列太阳能电池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因其低制备成本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赢得了研究学者的关注。其中对电极和光阳极材料对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有决定性影响。DS
学位
吸力式桶形基础作为海上风机快速发展的基础型式之一,颇受关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但沿海海床广泛分布粉质土层,其动力特性较为复杂。桶形基础服役期间受到循环荷载作用,其动力响应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粉质土中桶形基础周围土体孔压响应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振动三轴试验、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室内振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细粒含量下粉土孔压发展模
学位
锂硫电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和高理论比容量的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然而,单质硫和硫化锂导电能力差、硫正极在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大、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穿梭等问题限制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对硫正极进行改性能够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入手,利用MXene和中空多孔碳球的优势性能,减少多硫化锂的溶解穿梭,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
学位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是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工程建设外部环境不断复杂化和建设内容不断多元化的形势下,电力工程在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和管控机制方面的问题正逐步凸显,如何明确新形势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合理化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江苏南部电网在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多样性问题,特高压电力建设的施
学位
加压富氧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优势,是一种拥有良好应用远景的发电技术,然而流化床在加压富氧条件下的流动、燃烧及传热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进行加压鼓泡流化床密相区内埋管表面气固流动特性与对流换热特性研究,探究流化床密相区内埋管与床层间的换热机制,揭示操作压力、流化风速等参数对埋管表面气泡发生频率、气泡相、颗粒相附壁时间分率、颗粒相平均附壁时间以及埋管表面局部、平均对流换热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活动日趋多样性。当然,企业并购是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并购无疑是快速提升企业整体实力的途径之一,但较高的失败率说明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本文认为较高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财务风险导致的。并购的财务风险伴随着财务决策存在于并购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从收集被并购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且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并购企业所要支付的对价,所采用的融资以及支付手段,到并购后的整合
学位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等许多能源问题。实践经验表明,要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就必须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这两方面着手,寻求并发展新的能源利用模式。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有助于改善我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等问题。作为天然气利用方式之一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
学位
CO2排放量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急剧上升,由此带来的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中国是煤炭大国,煤炭因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未来发展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燃煤电厂作为CO2最大的排放源头,发展CO2减排技术刻不容缓。在众多的 CO2减排技术中,O2/CO2富氧燃烧循环流化床技术结合了富氧燃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这两者的优点,被认为是目前减缓燃煤电厂CO2排放最具应用前景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