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教学视角的运用:一项基于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461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生态语言教学保持着较高的理论热度,但在教学中的操作和实践几近空白。据此,本研究试图丰富课堂生态、建立教室与社会的联系,在视听说课堂中将生态语言教学视角付诸实践,从而实现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多样化的、实际的语言学习的转向。  生态语言教学视角强调教室与社区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本研究将教学设计进行了新的规划,凸显了课堂语境的生态化设计。这一设计基于嵌套的生态系统层次,将教学和参与性活动延伸至教室外围的、从微观到宏观的多重生态系统,包括普遍意义的社区和社会中的人物、事件、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问题和挑战等。在小组交互式活动中,学生联络并寻求周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意义潜势和意义资源,即供养,从而获得组建意义和语言的无限可能性。通过担当代表不同生态系统层次的身份,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从不同的目的和视角提供一部分意义,小组协同即可还原各类身份所代表的各种利益和语言特征。上述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丰富教室的生态构成,为语言学习注入更多的生态因素,从而实现象牙塔与社会现实的连接、身为学生和身为社区成员的连接。  通过记录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语言和身份的浮现以及他们经历的个人成长,本研究发现,上述教学设计可以做到:1)激活供养,以供意义协商和互动;2)在教室中再现生态系统层次中的真实情境和经历;3)引发恰当的语言浮现,反映生态层次中不同身份之间的权力关系、知识水准和情感立场;4)协助学生了解社会和人群,促进自我的全面成长。在教室里建立一个语言实践的小社区,其中代表不同生态层次的各种人物、声音和行为共同存在,此举能让每一个学生成就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同时,他们之间的协商和互动又能镜像地反映各级生态系统层次中存在的丰富多样的目的和意义、说者和言语行为。生态化的教学设计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多维度的、有社会关联的活动空间,此间蕴藏着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丰富存在的供养,可供富有现实价值的意义构建和与之相符的语言形式的输出。因此,语言学习即可拟态真实生活中不同身份之间、不同情境之中的互动和沟通,并且,通过表达和互动,语言学习也可以与理解世界和人生不谋而合。  生态视角是还原语言教学的社会属性的关键所在。在一个与社会存在丰富联系的课堂中,教室里发生的语言能成功触底至生生不息的社会现实。当学生们尝试去接触、适应并实验多样化的、有时甚至是遥远陌生的意义和语言形式的时候,语言学习和运用,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化活动,才能成为社区故事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真实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中国的英语教学必须要积极强调教室中的语境、身份、关系、社会联系等概念的重要性,以更好地协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语言从业人员和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正如鲁迅精湛的评价所言,擅于创作古典翻案小说的芥川龙之介在中国旅行之前,热衷于描绘充满浪漫情调
学位
2006年3月,我们共收治因重大液氯泄漏事故致急性氯气中毒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7例(ARDS),均救治成功。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7例中,男6例,女11例;年龄15~8
期刊
学位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之一。他敢于挑战传统束缚,无论是在创作题材还是在创作技巧上,他的小说都体现出了大胆的实验和创新。其
摘要:研究者发现成败归因作为学习动机之一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本科生为对象,对其英语听力学习的成败归因及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探索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归因与听力策略使用的关系,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听力成绩。  关键词:英语;成败归因;听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
本论文旨在系统研究英美生态文学批评三次浪潮下自然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构建,全面考察英美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论文不仅着重探讨了每次生态文学批评浪潮的思想内
中国画画坛看《中国画画刊》“中国画院志·当代卷”当代中国画院的全景展示“两面三刀”当下美术现象的多面剖析“一知半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画理“重读经典”永恒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