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上已不再将高分子材料加工视为单纯的物理成型过程,而是把它看作控制制品结构和性能的中心环节。开发新型的加工方法,以及研究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调控一直是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超声挤出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用于改善聚合物可加工性的加工成型新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它将超声发生装置与普通的挤出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超声波高频低幅的振动来控制聚合物的结构,从而优化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系统研究了超声挤出过程中共混物的原位增容作用,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分散作用及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以及聚合物在超声作用下的降解和降粘,并提出了相应的机理。探讨了聚合物注射件的结构和性能在沿熔体流动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利用自行研制的静态超声降解装置研究了聚酰胺6(PA6),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聚苯乙烯(PS)熔体在超声辐照下的降解动力学。凝胶色谱或特性粘数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熔体的降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EPDM和PS的超声降解仅包括分子链的断裂,且断裂位置位于碳-碳键,分子量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增加先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最后达到极限值。而对于PA6,由于其存在可反应的端基,超声降解包括断链和扩链两个竞争反应。PA6的断链位置位于酰胺键的C-N。在第一阶段,断链占优势,分子量变小;在第二阶段,扩链速率大于断链速率,分子量上升;进入第三阶段后,扩链和断链均停止,降解反应结束。聚合物熔体在超声作用下的断链方式有两种:(1)无规断裂方式,发生在降解反应的初期,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2)有规断裂,断裂发生在主链中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