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元祐是元末吴中文坛举足轻重的一位人物。郑元祐祖籍浙江丽水,早年住在杭州,后侨居吴中三十余载,在吴中地区德高望重。郑元祐学识渊博、能诗善文,撰有《侨吴集》、《遂昌杂录》。尽管在元末吴中文坛享有盛誉,但郑元祐却没有受到后人的重视。本文试图在编写郑元祐年谱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一,对郑元祐的家世生平和交游作较为细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郑元祐交友遍天下,其中不乏元末文坛大家,值得我们关注;二,研究郑元祐在元末吴中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的思想状态,揭示其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理。郑元祐饱受理学用世思想的影响,然而大半生都处于归隐状态,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值得探讨;三,结合元末文学的发展趋势,分析郑元祐诗文的特点,解析其诗文中文道合一的特点。
其他文献
明清杂剧在创作及舞台演出方面显然不及元杂剧那般大放异彩、独领风骚,但其中也包含很多优秀作品。明杂剧《四声猿》和清杂剧《后四声猿》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明清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是在中国文学理论界风起云涌学习西方的背景下,审视、吸收、超越西方印象主义批评和中国古代传统批评而形成的。他把批评当作是表现自我的一种艺术,注重对文
选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两宋文学代表的词,其繁荣和兴盛的结果之一就是词选的兴盛,尤其是南宋词选更为可观。南宋词选的兴盛,是当时各种社会文
在明代的杂剧创作中,文人杂剧代表着它的整体风貌并使之与元杂剧呈现出鲜明的区别。而在这些文人剧作家中,叶宪祖以其作品的数量和颇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在明代剧坛产生了不可磨
在莫斯科近郊的莫尼诺航空博物馆里有一架形状酷似木鞋的飞机,这是一架被扼杀在摇篮中的太空战斗机。它微微上翘的机头,好像正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不幸的命运。 20世纪60年代
根据作者对国内部分地区豪宅房产类型的调研及自身多年参与在浙江省内多个知名开发商楼盘样板房、个别私家豪宅的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较系统地描述了豪宅物业类型住宅智能
随着医药产品需求量的大幅提升,医药市场对医药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药仓储作为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然而,目前医
中国当代幻想小说是一种风格多样、取材广泛的新的文学创作类型,目前评论者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也没有恰切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力求全面掌握中国当代幻想小说创作现状的
花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花生不仅可以作为生产食用油的主要原料,同时花生还具备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加工成各种副食品。本文首先将主要介绍花生的栽
加入WTO 三年后,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全面开放,本土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在资本、经营管理、产品以及人才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四大国有银行改制后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并产生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