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微表情识别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0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表情是一种不能被神经系统控制的短暂的面部表情。微表情表明一个人有意识地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微表情在公共安全和临床医学中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因为微表情很难被人肉眼识别出来,所以一些微表情的研究集中于让计算机自动识别微表情。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所示:
  1,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微表情识别算法,该算法结合了用于检测人脸关键点的深度多任务卷积网络和用于提取微表情光流特征的深度融合卷积网络。首先,使用深度多任务卷积网络来检测用于划分人脸面部区域的人脸关键点和其他影响因素。然后,使用融合卷积网络在人脸关键区域中提取光流特征,这些人脸关键区域在微表情出现时会有相应的肌肉变化。由于每个微表情视频片段都包含有很多帧,所以整个视频片段的原始光流特征会有很高的维度以及冗余的特征。本文改进了光流特征,减少了其中的冗余特征。最后,使用改进的光流算法提取了更精细的特征,并且使用支持向量机对微表情进行识别。在两个自发微表情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微表情识别任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由于有的微表情数据库中包含有一些人脸尺寸较小的样本,因此本文将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引入进了微表情识别任务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含有通道混洗稠密连接的深度卷积网络模型,名为SDSR。此网络模型用于将低分辨率的输入图像重建为高分辨率图像。具体来说,此网络采用稠密连接来结合低层的特征和高层的特征以提高重建性能,并且采用残差学习来降低深层神经网络训练的难度。此外,使用分组卷积来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和参数的数量,并且提出了包含有通道混洗的稠密连接结构来解决分组卷积的分组之间缺乏信息交互的问题。此网络在公开的数据库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任务中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使用这个网络将包含有小尺寸人脸的样本重建为高分辨率图像,并将这些重建后的图像用于微表情识别中。在微表情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带有超分辨率重建处理的方法比原来方法的识别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目前肿瘤治疗药物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大多数癌细胞由于细胞凋亡机制失调而具有耐药性。Necroptosis是一种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通过RIPK1和RIPK3严格调控,并且由MLKL执行完成。细胞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响时,可诱导细胞发生DNA损伤(DSBs),而DNA的DSBs是最严重
学位
无细胞非天然蛋白质合成系统作为细胞内非天然蛋白质合成的有力的补充手段,可扩展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并且已成功应用于蛋白质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领域。无细胞非天然蛋白质合成系统不需完整的活细胞,而是依靠细胞提取物,添加能量底物及各种辅因子,因此打破了细胞膜的屏障作用,增强了对体系进行工程设计和过程精细调控的灵活性;此外,可通过引入一些功能性非天然氨基酸,改善蛋白质的某些特性,甚至赋予蛋白质新的结
学位
2A肽的核糖体跳跃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2A肽长度为18~22个氨基酸的“顺式作用水解酶元件”,具有结构短小、蛋白分割效率高的特点,因而被越来越多应用于多顺反子表达载体的构建中。该项技术目前主要集中于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哺乳动物细胞研究中,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本试验利用猪捷申病毒2A(Porcine teschovirus-12A,P2A)和东亚细亚病毒
学位
[db:内容简介]
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小尺寸效应而具有不同于相应块体材料的新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催化性能而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通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将这些纳米粒子在二维或三维方向上进行有序排列,从而设计出新的电子和光电等器件。本文采用液-液二相系统方法(liquid-liquid two-phase system)制备出银及金/银纳米粒子溶胶的基础上;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纳米
行业概述当前敏感肌话题在护肤领域已具有较高话题热度。敏感肌肤表现特征跨度广泛,从皮肤瘙痒的轻微症状到丘疹发炎等严重症状均属于敏感肌范畴,问题一旦出现就需要用户谨慎对待积极维护避免恶化。用户特征敏感肌用户中处于轻度敏感(瘙痒,刺痛,泛红)的人数占比最多,有43.0%。26-30岁是敏感肌用户最为集中的年龄段,其中熬夜、压力大、化妆品使用不当是造成肌肤问题的主要因素,南方地区用户敏感肌表现更为突出。弱
会议
In recent years,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1D)metal nanostructures,such asnanowires,nanobelts,and nanotubes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unique magnetic,optical,electronic and mec
文章通过近年来多个油气预探和前期评价项目,采用多种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认为西北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如下。①前陆冲断带发育各种类型的断层相关褶皱,为形成规模油气藏提供了先决条件;油气藏的分布受烃源岩成熟演化的控制,良好的运移通道是成藏的主要因素,优质盖层的封盖条件是油气藏得以保存的关键因素;晚期成藏更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②多源、多灶、多期成藏及河流、三角洲沉积砂体的发育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
为了满足锅炉运行高效率低污染的要求,以工业锅炉运行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BP神经网络和锅炉热力计算,建立了一个以工业锅炉运行可调节量为输入,以NOx排放和锅炉效率为输出的混合模型,实现了工业锅炉NOx排放预测和锅炉效率的测算;在建立效率测算模型的过程中,结合炉排结构参数和炉排电机转速给出了一个计算燃料消耗量的方法,解决了燃料消耗量难以测量的问题.这些是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本文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将锅
学位
[db: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