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阴阳道流变考——以弥生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为中心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考察从弥生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中期日本阴阳道产生与流变之过程。日本阴阳道是中国阴阳学说和日本本土文化结合的成果,为较清晰的论述其发展轨迹,本文结构如下。  首先,开篇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其次,正文内容,该部分包含四个主要章节:第一章,对中国阴阳学说的发展和内涵做一概述,作为后来剖析日本阴阳意识和阴阳学说日本化的参考;第二章,分析日本阴阳意识。该部分将考察日本阴阳意识的时间段划分在弥生时代后期到古坟时代中后期,通过对这一时段内的史料记载和文物研究来分析早期日本阴阳意识存在的痕迹和其具体含义;第三章,探究阴阳道的初现。这里的初现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即日本阴阳道初步建立的过程。因而该章节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阴阳学说的东传,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分析中国阴阳学说进入日本的过程和途径。第二部分是日本文化与阴阳学说的融合,在这个部分中主要从日本古坟壁画和彼时政治决策入手,具体分析在这两者中所反映的中国阴阳学说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化是如何与之相结合,并阐明在诸多结合的成果中以官方机构阴阳寮的建立为阴阳道初步形成的标志。而阴阳寮的建立也成为影响后来阴阳道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第四章,阐述阴阳道的发展。本章上接阴阳道初现,主要通过对已考证史料的分析来说明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阴阳寮、阴阳师在政治领域中地位的提高使得阴阳道成为彼时上层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尤其在平安时代,其对贵族生活巨大的影响力是阴阳道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在正文部分当中,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第三,余论部分。在该部分中主要对正文内容中所欠缺的问题做出归纳,并简要总结阴阳道在日本文化中的影响和研究意义,希望在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时做一参考。  文章创新点主要有二:第一,本文认为日本阴阳道并非完全由中国阴阳学说启迪而始,早在阴阳学说东传前,日本已产生了与之相类似的阴阳意识。以之为基础,中国阴阳学说的理论被快速吸收并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起来。因此可以说日本阴阳意识是阴阳道的源头。  第二,本文认为“冠位十二阶”中“五常”、“五色”的排序与日本本土的色彩概念有关。因此“冠位十二阶”的排序是中国阴阳学说和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体现。  总体来说,文章通过对考古文物和史料记载梳理,分析弥生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日本阴阳道的成长、发展轨迹。希望以之为契机,丰富考察古代日本文化史的视角。
其他文献
唐代的省亲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到国家运行体系之中。唐以前有过类似的省亲现象,但并未形成正式的省亲制度。直到唐代,省亲制度才开始出现在律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