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药用植物治疗疾病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近年来对药用植物的不断研究,药用植物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同时,药用植物具有有效成分丰富、作用点和治疗环节较多的优点。因此,进一步探索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更深的挖掘药用植物的治疗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位于本地的伏牛山具有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伏牛山所产药用植物的价值,可以帮助找寻疑难杂症治疗方法,也可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糙苏(Phlomis umbrosaTurcz.)为唇形科糙苏属的植物,以地上全草或根入药。大量学者的研究显示药用植物糙苏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和三萜类,这些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本论文以本地伏牛山所产药用植物糙苏的根部四愣麻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其化学成分的组成,属于本地产糙苏根部的首次分离。 本论文还对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Pottsia laxiflora(Bl.)Kuntze)进行了有效成分提取和初步分离,对植物帘子藤的化学成分的组成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对帘子藤的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提供了指导。 本论文利用薄层色谱法(TLC)、正相硅胶柱、反相中压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结合现代波谱解析手段鉴定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本文为糙苏根部和帘子藤中化学成分的组成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为伏牛山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也为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从糙苏的根部四愣麻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其中不重复的化合物为9个。分别为木栓酮、β-谷甾醇、8-O-acetyl-6-b-hydroxyipolamide、β-胡萝卜苷、(17S)-2,3-pentahydroxy-19(18→17)-abeo-28-norolean-12-en-21-one、8-乙酰山栀苷甲酯、蔗糖、β-Glu(1→3)-α-Glu、α-D-吡喃半乳糖基-(1→6)-α-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呋喃果糖苷。其中化合物(17S)-2,3-pentahydroxy-19(18→17)-abeo-28-norolean-12-en-21-one为一种结构较为新颖的降三萜类化合物,其余的化合物均为从伏牛山产糙苏根中首次分离得到。 在植物帘子藤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β-谷甾醇和β-胡萝卜苷,其中羽扇豆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