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笛鲷NCCRP-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的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在进化上是自然杀伤细胞(NK)的前体细胞,与NK细胞的功能等同,而且这种免疫细胞从鱼类到哺乳动物的进化是保守的。NCC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巴器官,是鱼类防御病毒、细菌、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鱼类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NCCRP-1受体蛋白位于NCC膜上,在鱼类炎症反应中可能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参与抗菌的先天性免疫。NCCRP-1是NCC发挥功能的分子基础,在识别靶细胞和细胞毒性激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我国南方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为研究对象,对红笛鲷NCCRP-1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鱼类已知的NCCRP-1基因进行序列比对,根据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简并引物。从红笛鲷头肾组织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NCCRP-1基因全长cDNA序列。NCCRP-1基因全长为980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为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为42 bp,3′非编码区为236 bp。红笛鲷NCCRP-1与金头鲷NCCRP-1的同源率最高,为84%,而与哺乳动物NCCRP-1的同源率相对较低。将NCCRP-1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1a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然后转入E.coli BL21内进行诱导表达。在IPTG的浓度为0.8 mmol/L、37℃培养3 h条件下,目的基因表达效果最佳。本研究成功获得了高表达的重组目的蛋白,分子量与预期值相符,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HisTrap HP柱子纯化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可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确切表明所表达出的蛋白为目的蛋白。应用Real-time PCR技术,以β-actin和GAPDH基因为内参,研究了NCCRP-1基因在感染溶藻弧菌后红笛鲷头肾、胸腺、肝脏、脾脏、心脏、鳃、肌肉和肠8个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分析了不同温度、盐度刺激4h后头肾组织中NCCRP-1基因的表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红笛鲷经溶藻弧菌感染4h后NCCRP-1基因在8个组织内均有表达,但在头肾中表达量最大,其次是在脾脏、肝脏,再次是在肌肉、鳃、胸腺和心脏,在肠中表达量最低;在温度22℃、盐度20的条件下,头肾组织中NCCRP-1基因的表达量较大。本论文的研究为红笛鲷疾病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鱼类分子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研究NCCRP-1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鱼类先天性免疫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水稻是单子叶模式植物,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植株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外部胁迫,如病原物感染,干旱胁迫等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这些胁迫信号被植物接受,并通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和其他蟹类一样,具有强大的断肢再生能力,在肢体再生生物学研究上具特有优势。本文采用养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手段,在实
期刊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原产于欧洲沿海的一种名贵的比目鱼。自我国1992年从英国引进以来,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易驯化以及抗逆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北方海
阿维菌素作为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了研究阿维菌素黄河鲤的毒理作用和选择水环境的污染的评价指标,本研究进行了阿维菌素对黄河鲤急性毒
本文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对早期发育阶段(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及幼鱼期)细菌群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水体及饵料的菌群进行了研究。一、草鱼受精卵
本课题研究了条石鲷血细胞、头肾、脾脏及消化道的显微结构,并对条石鲷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如下:   1.条石鲷血细胞的结构以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对条
学位
期刊
本论文采用血淋巴细胞悬浮培养、盐度变化、对虾活体注射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胺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血糖激素(CHH)mRNA的表达,血淋巴生物胺含量、cAMP和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CRH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属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上的关键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