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二茂铁为原料,经过不同的反应途径合成了两种取代二茂铁基缩氨基硫脲配体1-乙酰基-1’-庚基二茂铁缩氨基硫脲(AHFTSC)和1-乙酰基-1’-溴二茂铁缩氨基硫脲(ABFTSC)。并利用它们与过渡金属离子(Co2+、Ni2+、Cu2+、Zn2+和Cd2+)反应,共合成了10种配合物。通过实验,探索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配体及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都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差热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一般组成为:[RFcC(CH3)NNHCSNH2]2·M·xH2O[R=-C7H15或Br,M=Co(Ⅱ)、Ni(Ⅱ)、Cu(Ⅱ)、Zn(Ⅱ)和Cd(Ⅱ),x=0~2]。所合成配合物存在两种不同的配位形式:其中配体1-乙酰基-1’-庚基二茂铁缩氨基硫脲与五种金属离子的配合物以及1-乙酰基-1’-溴二茂铁缩氨基硫脲与Co(Ⅱ)和Cd(Ⅱ)形成的配合物结构相似,它们的IR谱中,-CH=N基团的vC=N吸收峰与配体相比均发生红移,-C=S基团的vC=S吸收峰在形成配合物后消失,表明配合物以烯硫醇-C=N1-N2=C-S-中的氮原子(N1)和硫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而配体1-乙酰基-1’-溴二茂铁缩氨基硫脲与Ni(Ⅱ)、Cu(Ⅱ)及Zn(Ⅱ)的配位方式与上述配合物不同,它们的IR谱中,C=N1基团的vC=N吸收峰与配体相似,未参与配位,-C=S基团的vC=S吸收峰消失,可能的配位方式是以氮原子(N2)和硫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四元螯合环。抑菌测试结果发现,配体和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并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表明它们的抑菌作用有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