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媒介环境中,网络舆情发展中出现诸多失范表现,司空见惯的次生舆情、屡见不鲜的谣言与情绪化质疑声音,众声喧哗成为网络常态。“后真相”是用以描述在形成舆论时,个人情感与信念相比于事实真相更有影响力的现象,是种情绪化与非理性的表达。本文试将网络舆情事件与“后真相”现象建立联系,研究网络舆情发展中的非理性与情绪化现象,以期丰富网络舆情研究视角与理论基础,透视网络舆情事件中失序症候,为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的研究逻辑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网络舆情与“后真相”之间的相互联系。经分析发现,二者存有共性,具体表现在讨论范围有包含关系、表征存在有从属关系,而“后真相”也是以引发网络舆情为目的。其次,选取近年典型网络舆情事件,通过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网民在事件发展中对事实真相所表现失范行为的共性,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后真相”现象的主要表现,包括枉顾事实真相、主观建构事实、刻意编造事实、曲意解构事实四种。再次,本文从网民因素、媒介因素、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入手,结合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及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大量案例,归纳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后真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后,通过案例梳理,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后真相”现象对网络舆情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大网络舆情治理难度的负面舆情方面,但同时也有倒逼事实真相、促进社会共识产生的积极的一面。最后,结合具体症候与产生原因,从真相信息揭示、网民情绪疏导、教育与约束以及社会议题设置四个方面,提出破解“后真相”现象、引导控制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针对性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