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上游河道渗漏对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uangguo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碳酸盐岩类分布广泛,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一,沉积的厚度可以达到千米以上,岩溶水资源蕴藏量丰富。晋祠泉域是山西省内19个岩溶泉域之一,泉域范围内的岩溶地下水是太原市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具有相当的资源价值和观赏价值。多年来,由于大量无计划的开采岩溶水及采煤排水,使晋祠泉域的供水能力大大削减,导致晋祠泉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断流。晋祠泉是千年古泉,面对千年古泉的断流,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使晋祠泉早日复流。因此,研究晋祠泉的复流方案对泉域岩溶水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晋祠泉域这一区域的研究有很多,前人大多对晋祠泉域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和各个因素对泉域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做了充分的研究,得出晋祠泉域地下水位的骤减主要受到降水量的减少,人工超采和采煤排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关于泉域的补给,尤其是对汾河上游河道的渗漏量对泉域岩溶地下水影响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汾河上游河道渗漏量的变化对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位的影响,并指出不同方案下晋祠泉的复流时间。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晋祠泉域、汾河渗漏段的基本概况,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根据汾河上游水文测站的径流量资料,利用上游来水量与漏失系数之间的规律,对汾河上游河道的多年渗漏量进行了计算;第三部分:基于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流模型,通过改变模型中汾河河道的渗漏量的大小,探讨了其对泉域地下水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汾河渗漏量的增加对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位回升起积极作用,且渗漏量越大,水位回升越快,泉水复流的时间越早。因此,可以通过加大汾河渗漏补给这一手段实现晋祠泉的复流。这项研究为晋祠泉的复流和岩溶地下水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人类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对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及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具有生物转化作用。其中CYP1A2是P450酶系重要的亚族之一,约占肝脏CYP酶总量的15%,居肝脏各CYP酶含量的第三位。CYP1A2参与许多前致癌物的代谢激活作用,CYP1A2还代谢多种药物,同时也负责一些内源性激素的羟化反应。CYP1A2活性存在很大的个体间差异,其遗传多态性有可能会
季节性冻融土壤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水热盐在该系统中进行着复杂的运动。为了揭示季节性冻融期水氮用量组合对土壤水热变化及硝态氮迁移的影响,本次研究
嗅觉系统能够感知外界环境中瞬息万变的气味信号,对于生命体的觅食、求偶、避险、繁殖和警戒等各种生命活动都有重要意义。在气味的识别和结合过程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