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义学研究的是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历史较短,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认知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兴起,为音义学提供了发展契机,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外语言学家致力于音义学的认知理据研究,他们认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和人类的客观世界有深层次的对应关系。音义学支持的音义关系的非任意性和索绪尔提出的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一直存在于语言的历史长河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研究目光。语音学主张的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表明声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携带了一定的意义,例如:"gl-"携带有闪亮的意思,常见的单词有:gleam,glint,glisten,glare,glam。那么作者设想音素/b/是否也携带一些意义呢?如果有,这些意义是什么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些意义又是如何进行衍生和发展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作者使用在线词源词典收集了所有包含音素/b/的单词。在收集单词的过程中,排除了合成词(如:greenback;butterfingers)和派生词(如:beauty,beautiful)。对于带有词缀的单词(如:benefit,biology)作者并没有一一分析带有某种词缀的单词,而是对这些词缀进行了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作者以语素为单位,以在线词源词典和牛津字典为工具查找单词的起始意义和发展意义。研究发现452个单词在六类意义上相对集中。这六类分别是(1)圆,(2)鼓胀,(3)破裂,(4)声音,(5)大,(6)障碍。在进一步分析这些类别的单词之后,发现上述的一些主域又可以进一步地划分为不同的次域,例如:带有圆意义的单词可以分成弧状,圆形状以及形状像圆这三个次域。这些主域和次域以错综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的中的家族相似性,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分析了这些主域和次域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网络和延伸过程。另外,作者发现除了上述的六种类别,还有193个单词和人的身体部位有关。对于这些单词作者分析了人体部位和它们功能以及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根据人体部位的方位属性解释了带有词缀(be-;ab-;ob-;sub-;ambi-)的单词。除了这些可分类的单词还有111个单词不能归入上述的几个类别中,作者也分析了这些剩余单词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音素/b/的确携带一些意思,并且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了这些意义之间可能存在的衍生关系。最后,把研究意义落实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作者以人教版为例,整理了中小学教材中所有包含音素/b/的单词。这些单词的总量为340个,其中可以分类的单词有297个。从这个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从音义学角度下建立词汇意义发展的关系网络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后,作者对音素/b/的研究为日后研究认知音义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