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宁夏六盘山的道地药材秦艽和铁棒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资源概述,初步研究了它们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种子特性和播种育苗以及移栽的人工驯化试验研究;同时对野生秦艽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资源调查表明:六盘山区野生秦艽和铁棒锤种群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秦艽多度++,蕴藏量为168100kg左右;铁棒锤多度+,蕴藏量在36400kg左右。人类过渡采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导致它们资源量日益减少的重要原因。
2.生态习性调查表明:1)野生秦艽多分布在23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和草甸土为多,也有在含碎石发育较浅的淋溶灰褐土壤上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69.05g/kg,pH值为7.13,略呈碱性,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平均在22.1﹪;周围伴生植物多是禾草、苔草或蒿草,属于耐阴植物。所以,气候凉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秦艽生长的良好环境。2)铁棒锤生长在2400~3000m的高海拔地区,系高山药用植物;土壤类型以亚高山草甸土和草甸土为主,土壤疏松、腐殖质含量高,有机质含量高达109.09g/kg,质地为中壤土,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为6.93;其周围的伴生植物多为苔草、禾草和蒿草;铁棒锤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在18.8﹪~27.6﹪,平均22.9﹪,对水分因子敏感,喜湿润但不耐涝;生长适温在11℃左右。因此,铁棒锤属高海拔喜凉耐荫植物,其主导生态因子为海拔、温度、光强、水分等,生态幅小,分布范围狭窄。
3.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1)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每年5月上中旬开始萌动出土,7月开花,花期持续时间较长。秦艽自然种群更新和繁殖以有性繁殖为主,自然繁殖率极低。2)铁棒锤为多年生草本,4月底至5月初地下芽出土,7月初抽出花序现出花蕾,开花持续到9月下旬,座果率很高,但自然繁殖率很低。
4.野生秦艽光合特性研究表明:在开花期秦艽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都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温度、光照对秦艽的光合都有一定影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调节光合作用,而引起秦艽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为非气孔因素。证明秦艽可能是一种典型的C3植物。
5.种子特性研究表明:1)秦艽种子千粒重为0.2112±0.0003g,属于极小粒种子,当年新种子存在着生理休眠。浸种时间和赤霉素互作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铁棒锤种子千粒重为2.0765±0.0231g,属于小粒种子,种子存在双重休眠。15℃是其最适宜发芽温度,机械去皮和赤霉素处理是打破种子休眠的有效手段。
6.人工育苗及移栽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种子播种是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秦艽和铁棒锤的有效手段和方法。1)秦艽人工栽培宜选择壤土地,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撒播,播量15kg/hm2,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并遮荫;苗期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以不施或少施氮肥。2)铁棒锤人工栽培要精细整地,施足有机肥,采用条播或撒播,播深约2cm,播量30kg/hm2左右,播种时间易掌握在头年的秋季或本年的3月中下旬,播种后及时覆盖遮荫物。移栽种植适宜密度为5cm×20cm(100万株/hm2)。后期管理保证土壤湿润,忌水淹,夏季高温时注意遮荫。同时,防治蚜虫和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