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微生物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h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化石燃料使大气中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由此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分布变异、植被分布和生产力的改变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预测未来大气CO2和其它温室气体含量、认识大气圈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等科学问题的关键,也是认识地球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基础。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不同轮作水稻土壤系统进行全生长季CO2、CH4和N2O排放观测,探讨土壤微生物量与CO2、CH4和N2O排放通量以及植株生长的关系:讨论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 (1) 稻田土壤微生物碳量与水稻成熟期CH4和CO2排放通量高度相关,与水稻植株箱外平均生物量和不同处理的氮肥施用量分别达到0.05和0.01的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水平。 (2) 稻—油轮作、稻—麦轮作和冬水田水稻系统CH4和CO2排放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稻—油轮作和冬水田水稻系统CH4排放呈现“两边低,中间高”的特点;不同轮作水稻系统的CO2排放通量均呈现“前低后高”的季节变化规律。 (3) 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中,稻-麦轮作、稻-油菜轮作、冬水田常规栽培稻田CH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1.52、6.88和25.41mg·m-2·h-1,冬水田的CH4排放通量远大于水旱轮作稻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 (4) 不同轮作系统水稻生长期CO2总的排放通量为冬水田水稻系统>稻—麦轮作系统>稻—油轮作系统,其中冬水田水稻系统的CO2排放通量分别比稻—油轮作系统和稻—麦轮作系统高出22.83%和17.65%。 (5) 不同轮作水稻系统的N2O排放在整个水稻生长期的平均排放通量均很小。稻—油轮作和稻—麦轮作的常规和高氮处理在水稻返青期有一个N2O排放的高峰期;水稻收割前的晒田期间稻田N2O的排放通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
其他文献
摘要: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应当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让数学紧密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去引领学生喜欢数学、学习数学,会学数学。  关键词:引路;创设;组织;探究;学习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知识更抽象、枯燥乏味。尽管“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为了克服遗传算法的上述两个缺点,提高遗传算法的性能,该文在引进协同模型、运用并行模型、以及结合其它算法等方面做了探讨.为了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结合c-均
低轨卫星通信中多普勒频移很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多普勒频移进行补偿,会造成捕获电路输出信噪比严重恶化。已有的多普勒频移补偿方案大多采用自动频率控制(AFC)环路,当多普勒
提高空间天气的预测能力和进行太阳物理的深入研究,都需要对太阳活动的精细结构进行更高分辨力的观测,更详尽和客观的特征提取。想要获得太阳活动精细结构准确而统一的特征提
在该文中分析了Thrbo码交织器设计原理,总结出了两种设计原则:汉明重原则和随机性原则;并根据汉明重原则,提出了一种周期交织器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计算量小.并设计
该课题基于GSM的非合作式无源雷达探测技术研究.文章首先综述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背景,然后从雷达信号理论的角度分析了GSM无线接口信号并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作为雷达信号的
该文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城市消防调度系统. 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客户/服务器构架,以适应现代网络的发展需求;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为系
采用蚕豆叶片库源转换系统作为胞间连丝次生变化的研究系统,运用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结合电镜的超薄切片技术,对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磷酸酶、ATP酶以及过氧化物酶
中频(IF)数字化是提高雷达接收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措施,传统的正交相干检波用模拟电路实现.该文分析了各种中频数字化实现方案,指出了各种实现方案中可能出现的尚题及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