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浅静脉不显影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动态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观察大脑中浅静脉(superficial middle cerebral vein,SMCV)不显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且溶栓前行CT灌注(CTperfusion, CTP)检查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利用CT灌注重建动态CTA评估其病灶侧大脑半球(superfieial middle cerebral vein,SMCV)是否显影。将动脉闭塞损伤评分(AOL)≥2分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内血管再通,根据ECASS-I标准评估溶栓后24小时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HT),3月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分析SMCV不显影与预后、溶栓后24小时再通及出血转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共22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50例(21.9%)患侧SMCV不显影。与SMCV显影者相比,SMCV不显影者的预后不良比例显著高(68.0% VS 41.0%,x2=11.416,p=0.001)。患侧SMCV不显影(OR=2.577,95%CI=1.162-5.714,p=0.020)、基线NIHSS(OR=1.234,95%CI=1.160-1.312, p=0.00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有82例大动脉闭塞患者,其中SMCV不显影21(25.6%)例,SMCV不显影者的预后不良比例显著高(90.5% VS 55.7%,x2=8.247,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患侧SMCV不显影(OR=7.334,95%CI=1.004-53.562, p=0.050).基线NIHSS (OR=1.234 95%CI=1.160-1.312, p=0.00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大动脉闭塞患者中,SMCV不显影者与SMCV显影者的再通比例(42.9% VS 68.9%,χ2=4.490,p=0.034)有显著性差异,但SMCV不显影不是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57,95%CI=0.167-1.853, p=0.340);出血转化比例(38.1% VS 41.0%,x 2=0.054,p=0.816)无显著性差异。大动脉闭塞患者再通后,SMCV不显影者的预后差比例与SMCV显影者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77.8% VS 40.5%,x 2=4.139,p=0.066)。研究结论SMCV不显影是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大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再通后,SMCV不显影患者不再更易预后不良。
其他文献
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应针对不同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方法,寓情于理,指点迷津。往往有的班主任做不到这一点,当听到学生犯了错误后就怒发冲冠,暴跳如雷,不分青红皂白把学生指责一
在听课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益,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硬伤”,应积极疗救,现就几个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谈一下改善意见.
“化民成俗,基于学校;兴贤育德,责在师儒.”我国加入WTO以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的价值观念必将受到冲击,这将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
记得刚走上讲坛,面对可爱的孩子们,我不知道怎样把握跟他们交往的“度”,只是凭着自己对孩子的喜爱,常常没有节制地跟他们疯在一起.同班的老师--也是我的中学老师--告诫我说: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笨”.由于这种孩子在刚入学时理解、接受能力差一点,家长就以为孩子“笨”,没有出息,并经常以“你真笨”来责怪
目的:探讨甘丙肽在癫痫患儿惊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随时间改变的变化趋势,讨论甘丙肽与癫痫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自2009年2月至2009年12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写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尽管如此,学生每每面临写作,总是唉声叹气乃至痛苦不堪,觉得作文没有素材可写。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
中小学生的某些心理状态具有二重性,既有比较明显的心理优势,同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劣势,尽可能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的二重性,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暑假刚过,除了一位教文科班的教师,政治组总共六名教师齐刷刷下来了五位.
近日,“以房养老”意愿调查显示,79%的网友不会选择“以房养老”;74%的网友不支持父母选择“以房养老”。“以房养老”之所以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流行,与高遗产税有关。人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