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获得感研究——基于CSS2011至CSS2019的实证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缓解住房消费差异带来的社会问题,提高居民住房获得的积极反馈,需要进一步厘清城镇居民住房消费与其获得感的深层关系。本文聚焦住房消费领域,界定住房获得感的逻辑测度体系,通过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2011年至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全国抽样数据,探讨城镇居民住房获得感的结构特征和行为特征,从而基于住房消费的社会效应视角尝试对我国住房政策探讨一二。本文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住房消费上,拥有住房产权对城镇居民住房获得感的积极影响显著存在;产权数量对于住房获得感的显著影响有年份差异;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的住房获得感,尤在阶段性住房需求得到满足时。第二,人口学变量中女性、低年龄段、党员身份、在婚状态、教育水平提高、务农、月收入提高、家庭人口规模的相对减小对住房获得感提高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在女性、工作性质和家庭人口规模上需谨慎看待。第三,CSS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住房获得感普遍较高,但要提防下降信号。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抑制多套房消费、强化租住供给环境和覆盖多元主体三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全文分为7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理论基础、思路、技术路线、内容、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2章是文献综述,围绕住房获得感的相关理论研究、获得感的测度研究和我国住房供给环境研究展开。第3章为实证基础,阐述概念界定、数据来源、变量设置和有序Probit模型的构建。第4章至第6章展开具体的实证分析,其中第4章是基于样本描述统计的住房获得感研究,第5章是基于结构特征分析的住房获得感研究,第6章是基于行为特征分析的住房获得感研究。第7章是结语,主要整理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政策发展思路和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基层公务员长期驻守政策执行与公共服务一线阵地,其参与变革主动性与否是公共部门推进改革实践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优化治理模式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推进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共领导者转变领导风格、强化服务意识以及优化服务方式,营造更为积极正向的公共部门服务氛围,培养服务型领导成为新时代干部之治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研究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探讨服务型领导对基层公务员
学位
在迅猛发展的数字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对于农村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在在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数字治理新动能的战略背景下,探究农民的互联网使用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其政治参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网络环境—个体认知—政治行为”研究框架,探析农民的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之间的认知作用机制,最终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农民的有序参与提供经验性证据。通过整合使用与满足理
学位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驱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我国虽在数据确权、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但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数据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协调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是数字时代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国数据安全政策变迁发展为主线,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研究视角,构建了“文本向度—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三维话语分析框架。首先,在文本向度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对我国发布的数据安
学位
城市土地扩张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城市化增质提速期的到来,科学量化城市扩张区域的发展程度,判断城市用地扩张的合理性与协调性,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异速增长,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我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以GIS空间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分别从斑块尺度和城市尺度量化2010-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扩张形态与质量的发展水平,
学位
加快装备智能化发展是战略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事应用发展,梳理了军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现状,探讨了军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求与挑战,分析给出了军事智能应用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后续发展思考。
期刊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与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实施宅基地退出,有利于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显化宅基地利用价值。考虑到不同类型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不同,村集体和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也不同,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因村施策,促进宅基地退出。首先了解国家宅基地退出政策,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再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区位及旅游资源禀赋,选取武汉市
学位
2010年,国务院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座谈会上明确表示支持“三农”发展政策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投入。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保障农民生活富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生物栖息地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生态建设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探讨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系统服
学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缓解了城市发展用地短缺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城市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农户是挂钩政策的重要利益主体之一,挂钩政策能否实现农户收入增长是亟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重庆地票交易制度的典型实践为案例,考察了挂钩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利用2000-2017年4省49个城市和重庆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合成控制法对挂钩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定量评
学位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对于促进长江流域城市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态势向好,较多城市金融集聚趋势明显。但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如何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区域内土地市场化进程成为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以金融集聚为自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来实证检验2007-2019年间金融集聚对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十地市场化程度的可行建议
学位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长期粗放的土地利用与发展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对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与资源约束下发展的矛盾愈发显著。经济增长和生态福利看似矛盾其实不然,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土地出让市场化、产业结构优化作为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研究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