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现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azy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现代文献,在仔细研读各篇纳入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类归纳与横向对比,统计总结高泌乳素血症的证型分布规律以及用药规律,为临床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资源系统中;以检索词“闭经-溢乳”、“高泌乳素血症”在CNKI检索,发表时间选择从1994-2014,对文献进行筛选、分类整理,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结果:1.文献检索总体情况共纳入文献133篇,单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文献共119篇(占89.47%),关于辨证论治的文献共14篇(占10.52%)。全部文献中共搜集170首方,其中单方文献中收集119首方,占70%,辨证论治文献中收集51首方,占30%。文献研究类型方面,非RCT文献最多(76篇,占57.1%),其次为RCT文献、理论探讨性文献、个案报导,其中RCT文献发表篇数呈上升趋势。2.中西医干预及疗效情况中西医干预方法方面,纯中医治疗的文献最多(共106篇,占79.7%),中药合用溴隐亭的文献共15篇,占11.3%,中药合用其他西药占12篇,占9.0%。不同干预方法(纯中药治疗组、中药+溴隐亭组、中药+其他西药组、溴隐亭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0.05)。疗程≤3月的文献篇数最多,共78篇,疗程>3月共20篇。不同中西医干预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0.05)。3.文献中医证型研究结果3.1证型总体分布所纳入的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170首方剂中有157首方剂言及中医证型,最常见的证候为肝郁,共113例(72%),其次为肾虚,共89例(57%),脾虚共37例(23.6%),肝虚15例(9.6%),血瘀23例(14.6%)。3.2证型具体分布情况肝郁证型共113例,其中肾虚肝郁最多,共54例,占34.4%,其次为肝气郁结(即单纯肝郁)33方,占21.0%。肾虚证型共89例,其中肾阴虚最为常见,其次为肾阳虚、脾肾不足。脾虚证型共37例,占23.6%,其中脾肾不足共13例,占总体8.3%,其次为单纯脾虚、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虚证共15例,占9.6%,其中中主要为肝肾阴虚,占10例,占总数的6.4%。血瘀证共23例,占14.6%,其中血瘀证中主要为气滞血瘀,共13例,占总数的8.3%。3.3证素分布及证素聚类分析病位证素方面,肝脏例数最多,共123例(占78%),其次为肾脏,共89例(占57%),脾脏相对较少。病性证素方面,气滞占最多,共113例(占72%),其次为阴虚、痰湿、血瘀、阳虚、气虚。将其进行系统聚类(样品聚类)分析,可见肝脏与气滞聚为一类,脾与痰湿聚为一类,血瘀为一类,肾与阴虚聚为一类,肝脏与气滞为所有证素中最基本的证候要素;将其进行系统聚类(个案聚类)分析,结果将157例患者聚为3类,其中第1类为肝气郁结型(包括肝经化热、肝郁化火、气滞血瘀等证型),共85篇,占所有言及证型的157首方剂的54%第2类为肾阴虚肝郁型(即肾虚肝郁明确提出为肾阴虚者>共40例,占25%;第3类为脾虚痰湿型(其中还包括脾肾不足、脾肾阳虚等证型),共29例,占18%;有3例未进行分类,其中热毒1例,肾阳虚2例。4.高泌乳素血症中药使用情况分析全部文献中共搜集170首方,涉及中药151种,涉及中药累积用药次数1753次。4.1高泌乳素血症中药分类情况补虚药使用最多,共696次,占总用药频次39.7%;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共240次(占13.69%),理气药亦较为常用,共157次(占8.96%)。补虚药物中,补血药使用频率最高,共235次(占13.41%),其次为补气药,共180次(占10.27%),补阴药和补阳药亦较为常见。清热药中清热凉血药共82次,占4.68%,使用频率较其他清热药高。4.2中药具体使用情况频率≥10%有32种药物,其中白芍、当归、柴胡、生麦芽、茯苓等药物使用频率>40%,为高泌乳素血症最常用的药物。4.3各证型分组中药使用情况根据系统个案聚类分析结果所聚类的3类证型(肝气郁结型、肾阴虚肝郁型、脾虚痰湿型)为分组,分别统计各证型分组药物分布的情况。4.3.1肝气郁结型中药使用情况肝气郁结型方数共85例,计算药物使用频次及频率(频次/85),结果提示频率≥40%有6种中药,包括白芍、柴胡、当归、生麦芽、茯苓、香附。4.3.2肾阴虚肝郁型中药使用情况肾阴虚肝郁型患者(共40例),计算药物使用频次及频率(频次/40),结果提示频率≥38%有8种中药,包括白芍、当归、柴胡、熟地、牛膝、山萸肉、山药、丹皮。4.3.3脾虚痰湿型中药使用情况脾虚痰湿型患者(共29例),计算药物使用频次及频率(频次/29),结果提示频率≥30%有8种中药,包括茯苓、当归、陈皮、制半夏、白术、生麦芽、党参、香附。4.4常用中药系统聚类分析将使用频次≥17,频率≥10%有32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提示陈皮、半夏、党参、炙甘草聚为一类,临床运用有健脾化痰之功效;赤芍、红花、益母草、生地聚为一类,临床有活血功效;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山药、山萸肉、熟地聚为一类。4.5根据中药药理作用使用情况133篇文献中言及根据药理作用使用中药者共43篇(占32%),其中根据药理作用使用麦芽的频次最多,共28次(占21%),其次为芍药,共21次(占16%),其他中药如当归、补肾药(如仙灵脾、枸杞子、菟丝子等药物)等亦为现代中医所运用。结论:1.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设计较前严谨,不同干预方法(纯中药治疗组、中药+溴隐亭组、中药+其他西药组、溴隐亭组)之间疗效相当。2.高泌乳素血症中医证型分布以肝气郁结最为常见,其次为肾阴虚肝郁,脾虚痰湿证亦为临床常见证型。3.样品聚类分析聚为4类:肝脏与气滞、脾与痰湿、血瘀、肾与阴虚。其中以肝脏与气滞为所有证素中最基本的证候要素。个案聚类分析聚为3类,肝气郁结型占54%;肾阴虚肝郁型占25%;脾虚痰湿型占18%。4.高泌乳素血症中药治疗以补虚药使用最多,其次为活血化瘀药、理气药。5.常用中药系统聚类分析,陈皮、半夏、党参、炙甘草聚为一类,有健脾化痰之功效;赤芍、红花、益母草、生地聚为一类,有活血功效;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山药、山萸肉、熟地聚为一类,有滋养肝肾这功效。6.依据中药药理作用,被现代中医运用于临床,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中药以麦芽使用的频次最多,其次为芍药,再其次为补肾药(如仙灵脾、枸杞子、菟丝子等药物)以及当归。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纪录频道,一批优秀
论述了配电系统PE线和等电位联结线的区别,提出金属电缆桥架接地线的截面选择方法,阐述了电缆桥架三种保护接地的形式和它们的做法要求,指出应优先采用的形式,以保证电缆桥架
医院科研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科研管理,医院在医院科研教学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提高各种信息资源和研究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行科学化的管理和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病,以往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许多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降至正常,其视功能的损害仍在持续,视力继续下降。所以,将青光眼看作慢性视神经病变来治
汞是一种可随大气进行长距离迁移的全球性污染物,并通过干湿沉降对表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在高海拔山地环境,由于“海拔效应”的影响,汞沉降更加明显,使得高海拔山
在链增长聚合过程中,有效控制聚合活性中心的“开”、“关”能够对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合成实现“定制裁剪”。当活性中心能够进行“锁闭(Locked)”和“解锁(Unlocked)”
包装工业是我国轻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包装。科学、美观、整齐、严密的包装,既能有效地保护产品本身,方便贮存与流通,还能
室内设计必须立足人的根本需求,以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为切入点,即讲究人性化室内设计。文章基于原则、设计方法、含义等层面解析人性化室内设计,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为室内
工会日常的会务工作经费来源是工会经费。作为工会日常工作正常开展、工会履行正常义务、为广大职工服务的基本物质基础,工会经费的收缴以及工会经费的日常开支管理等工作对
羔羊痢疾主要是由产气荚膜杆菌等致病菌引起的一种新生羔羊毒血症,以羔羊腹胀,持续性排粥样或水样稀粪,脱水等为基本特征,发病率为10~40%。本研究以羔羊痢疾中兽药治疗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