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重度耳聋患儿和特发性突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湖北地区306例极重度耳聋患儿基因芯片结果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湖北地区306名极重度耳聋患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该组患儿常见致聋基因和各位点的发生频率,明确相应的突变频谱和突变热点,为本地区后续开展聋儿耳聋基因的筛查工作和耳聋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306名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其中男性176人,女性130人。对患儿进行病史的采集、全身和专科常规检查以及临床相关听力学检测等。采集患儿外周血并提取DNA,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共检测了GJB2(35delG、176de116,235delC、299delAT)、 GJB3(538C>T), 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12SrRNA (1555A>G和1494C>T)四个基因中的九个突变位点。此外对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的患儿常规进行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目的是明确患儿有无前庭导水管扩大。结果:1.306名患儿中,132例(43.14%,132/306)检出携带不同基因突变类型,其中2例携带双基因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26.80%(82/306)的患儿可诊断为遗传性耳聋,16.34%(50/306)的患儿提示遗传性耳聋的可能性大。①90例(28.85%,90/306)患儿携带GJB2基因突变,其中64例(20.92%,64/306)为GJB2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235delC位点突变检出率为26.47%(81/306),未检出35delG位点突变;②42例(13.73%,42/306)患儿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16例(5.23%,16/306)携带SLC26A4纯合和复合杂合突变。IVS7-2A>G突变检出率为12.09%(37/306);③2例(0.65%,2/306)患儿检出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均质突变,其中一例为1555A>G均质/2168A>G双杂合突变。未检出1494C>T位点突变;④本组患儿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2.对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的42例患儿行颞骨CT检查的结果显示,除一例患儿考虑为1555A>G均质突变致聋外,其中16例SLC26A4基因携带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患儿均见前庭水管扩大,25例携带SLC26A4基因单杂合突变患儿中有20例CT证实前庭水管扩大,基因诊断和颞骨CT检查吻合率为87.80%(36/41)。结论:1.本研究显示,GJB2基因和SLC26A4为本组患儿最主要的致聋基因。235delC突变位点为本组患儿最常见突变位点,其次为IVS7-2A>G突变位点,而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发生频率较低。2.通过分析颞骨CT检查结果,发现SIC26A4基因常见突变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中检出率高,筛查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有助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第二部分特发性突聋患者GJB2基因235delC突变分析目的:特发性突聋病因复杂,探寻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对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GJB2基因235delC突变在特发性突聋患者中发生的频率,探讨该突变位点与特发性突聋发病的可能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确诊的特发性突聋患者,共234例,其中127例男性,107例女性。同期募集80例听力正常者为对照组,其中46例男性,34例女性。抽取两组人群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后,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筛查两组人群235delC位点突变。同时对234例特发性突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234例特发性突聋患者中,5例检测出GJB2基因235delC杂合突变,无一例235delC纯合突变,突变检出率为2.1%,对照组中未检出一例GJB2基因235delC突变。两组人群235delC突变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特发性突聋患者中GJB2基因235delC突变检出频率低,提示235delC单杂合突变不是特发性突聋的易感因素,与特发性突聋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一切帝国主义者,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者,一向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穷兵黩武,但是近年以来他们却热衷于宣传自己爱好和平。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在反革命的武力面前不得不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芽穿越bruch氏膜并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和/或上增殖形成的纤维血管组织,常伴有黄斑部视网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是一种中国特色癌,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CG)是我国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 PACS)患者在某些因素的促发下
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梦境产生的理论,提出根据不同的梦境,分析疾病的病机,为诊断病情提供帮助。尤其是梦境能预见近期即将发生的疾病,可以提醒患者及医生,及早治疗,以防微杜
“大医”一词最早见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指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生。在中国古代,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医生,其行为表现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崇高精神;中医学被称为“仁学”
水蛭又名蛭蝚、马鳖,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等的全体。其中,日本医蛭的干燥品称“水蛭”;宽体金线蛭的干燥品称为“宽水蛭”;茶色蛭的干燥品称为“长条水
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
背景:葡萄膜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或感染等原因引起的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炎症性眼病。它是导致全球范围内青壮年视力损害,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