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环境下公共表达传播偏向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表达作为语言交流的更高层次,是公众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对涉及其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发表看法、意见并进行交流和辩论的行为,正因为公共表达的存在,使得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也为社会的形成和健康运行提供了必备条件。从媒介环境学视角出发,传播偏向理论认为媒介固有的物理属性和符号特征使得媒介自身会带有某种偏向,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传播偏向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丰富。进入到社交媒体时代,公共表达受社交媒体性质及功能、表达主体关系与动机、议题构成与内容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依然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偏向。为了进一步研究社交媒体环境下公共表达传播偏向的相关问题,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社交媒体环境下公共表达传播偏向表现为“时空偏向、感官偏向、关系偏向、动机偏向、内容偏向、环境偏向”六个方面的存在与变化。公众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针对某一事件或议题公开发表看法和观点,其公共表达传播偏向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既有利于公民意识的提高和公众参与的实现、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价值观的弘扬,也利于公共领域的构建。但由于虚假信息、非理性表达、网络暴力、“媒介审判”、群体极化以及过度娱乐化等现象的存在,公共表达传播偏向也会产生负面社会效应,对表达环境的良性发展造成阻碍。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共同治理。通过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服务型政府;媒体行业加强媒体管理和自律、推动媒介融合;公众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意见领袖等一系列措施,才可以真正改善公共表达的传播环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领域。
其他文献
通过对重庆市九龙半岛滨江带发展的分析研究,聚焦城市历史文化、现代都市文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提出九龙半岛滨江带建设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半岛,特色滨江中央休闲区
本文以探索传统染缬工艺对现代蜡染艺术的发展启示为目的,运用笔者现代蜡染艺术作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思考如何对中国染缬艺术有效传承和创新的问题,提出了从精神文化和材料
目的: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betatrophin与胎球蛋白A(Fetuin-A)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按照BMI分为4组:健康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消渴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消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创新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依靠自身的创新优势,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在不断组织、不断
2018年11月初,某10 kV线路跳闸,停电长达十几个小时。因本次故障有其特殊性和偶然性,现对这起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广大线路运维人员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快速排除故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