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实施新课程已经从观念与理想的层面走向现实。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新课程理念的经验的同时也被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所困扰,其中,学生评价问题就是新课改要突破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建立适应新课改需要的评价机制,而学生评价中的学业评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学数学学业评价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和作用,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业评价,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数学教师、学生、家长,以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将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进行整合,根据教学过程的不同将两种评价方式交互渗透于中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以实例的方式对数学学业中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运用多元评价理论,从知识技能领域、数学学习的态度、习惯和方法、数学思维及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从中寻找进行整合后的可行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学业评价概述。首先明确学业评价的定义,梳理了学业评价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出我国中学数学学业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是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概述及其理论基础。先指出量性评价是自然科学发展和科学管理运动的结果,它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其理论基础,但存在很多缺陷;然后论述了质性评价的背景、内涵特点及其理论基础,梳理出质性学业评价的几种模式和存在的缺陷;最后对量性和质性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是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在中学数学学业评价中整合。本章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和学业评价;二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新的评价模式整合课堂教学和学业评价;三是构建自主多元评价的新形式——数学日记。本文的创新点也在这一章,教师首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数学教学评价观,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在教学评价中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整合来实施学业评价。以一节数学课为实例,具体论述了怎样去整合两种评价。同时还以数学日记的形式构建学生自主的评价体系并论述了在实施过程中操作及需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