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xxx铝锰系合金具有耐腐蚀、深冲性能好等突出优点,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铸轧工艺制备的3xxx合金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的优势,但在深冲时易产生制耳现象,在应用中受到限制。在铝合金连续铸轧中引入电磁-超声辅助能场是一种正在研发的新工艺,它不仅高效节能,而且能明显改善铸轧板的深冲性能。本文在实验室铸轧机上成功制备3003常规铸轧带坯和电磁-超声能场铸轧带坯,并进行一系列后续加工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者的组织性能和织构演变,进而探究了不同工艺对两种3003合金冲压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在实验室铸轧过程中施加电磁-超声辅助能场,成功铸轧出3003带坯。分析带坯组织可知:电磁-超声能场对铸轧带坯的原始组织有明显改善,晶粒明显细化,第二项的分布也更加弥散。(2)对铸轧带坯进行后续冷轧与退火实验,对比分析了常规铸轧板带和电磁-超声铸轧板带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组织与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电磁-超声铸轧带坯在后续每一道次都显现出更细密的组织和更优良的力学性能;在后续退火中电磁-超声铸轧薄带静态再结晶开始温度约在320℃,结束温度约在380℃,分别比常规铸轧薄板低30℃左右。(3)通过对不同后续加工工艺下板带的织构检测,揭示了两种铝合金板带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织构的演变及其对成型性能的影响。电磁-超声铸轧板带在轧制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黄铜”特征而常规铸轧板带织构表现为“铜型”特征,且经再结晶退火后,电磁-超声铸轧板带织构各组分体积分数较均衡,择优取向较弱。(4)对不同加工率和不同成品退火工艺的两种铸轧薄带进行冲杯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轧率的增大制耳率不断提高,且电磁-超声铸轧板带在相同加工率下的成型性能优于常规铸轧板带;常规铸轧薄带制耳率在退火温度为400℃时退火1h达到最低,为2.27%,而电磁-超声铸轧薄带在375℃时退火1h制耳率最低,仅为1.36%。图52幅,表12个,参考文献9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