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变得空前复杂,对价值判断显得比较迷茫,亟需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体系来引导人们坚定和树立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先后两次都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坚定和树立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问题的研究,是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与接受是一个共时性的活动过程,即教育过程与接受过程的各种要素之间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往往较多地关注于教育者和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而对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故影响了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有必要从大学生的“接受”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问题进行研究的根本和最终的立足点,是要找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的规律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效果的方法。对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的内涵、特征,接受的过程、机制进行分析,借助实际调查,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的规律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效果的途径进行了有效研究和分析。具体来说,本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对接受的内涵、特征、过程、机制和规律的研究,以及对接受的相关理论的借鉴和梳理;实证研究则是以对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在校学生为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借助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活动中的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介体和接受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找出其中的内存联系,并从中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的具体规律;而对策研究则是建立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的过程、机制、特征和规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活动的优化所进行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