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EGFR抑制剂缓解心肌肥大的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心肌肥大是对生理和病理刺激的多重反应,也是心脏衰竭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效应分子AngⅡ能够诱导心肌肥大。EGFR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广泛应用于肿瘤、创伤愈合和纤维化等增生性疾病研究中。近年来,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被人们所认知。本实验的目的检测EGFR抑制剂对AngⅡ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  1、用Caliper Mobility Shift Assay法测定化合物对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率,并用Western Bolt方法检测其对EGF诱导EGFR磷酸化的影响,明确化合物的作用靶点。  2、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H9c2)建立心肌肥大模型。AngⅡ刺激H9c224h,通过Western Bolt方法检测MyHC的表达量;AngⅡ刺激H9c28h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肥大基因ANP、BNP、β/α-MyHC、SKA mRNA水平;AngⅡ刺激H9c248h,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面积;化合物预处理1h,然后检测其对AngⅡ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AngⅡ分别刺激H9c215和30min,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EGFR、AKT、ERK磷酸化水平。  3、用EGFR的sh-RNA作用H9c2,检测其对AngⅡ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H9c2转染sh-EGFR质粒48h,再加AngⅡ刺激24h,通过Western Bolt方法检测MyHC的表达量;再加AngⅡ刺激8h,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肥大基因ANP、BNP、β/α-MyHC、SKA mRNA水平。AngⅡ分别刺激H9c230min,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AKT、ERK磷酸化水平。  4、用EGF刺激H9c2建立心肌肥大模型。EGF刺激H9c212h,通过Western Bolt方法检测MyHC的表达量;EGF刺激H9c26h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肥大基因ANP、BNP、β/α-MyHC、SKA mRNA水平;EGF刺激H9c236h,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面积;化合物预处理1h,然后检测其对AngⅡ诱导心肌肥大的缓解作用。AngⅡ分别刺激H9c25和15min,用Western Bolt方法检测EGFR、AKT、ERK磷酸化水平。  5、PP2预孵育H9c21h,然后用AngⅡ分别刺激H9c25和15min,Western Bolt检测c-Src和EGFR的磷酸化。  6、小鼠皮下注射AngⅡ(0.5mg/kg)建立心肌肥大体内模型。30只B57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AG147820mg/kg组、5425mg/kg组和54220mg/kg组。皮下注射AngⅡ同时灌胃给予AG1478和542,持续2周。处死小鼠前,用超声检测小鼠心脏功能;Masson三色染色和H&E染色检测心脏结构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肥大基因mRNA水平。  结果:  1、542和543抑制EGFR激酶的IC50值为3.01和8.38nM,且能够显著抑制EGF诱导的EGFR磷酸化(*** p<0.001)。  2、AngⅡ明显增加MyHC的表达量,诱导肥大基因mRNA水平升高,扩大细胞面积;AG1478(10μM)作对照,542和543(1、2.5、5、10μM)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Ⅱ的作用。AngⅡ激活EGFR、AKT和ERK的磷酸化,542和543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它们的磷酸化。  3、Sh-EGFR具有542和543同样的作用。  4、EGF也能诱导心肌肥大,增加MyHC的表达量,诱导肥大基因mRNA水平升高,扩大细胞面积;542和543能够抑制EGF的作用。EGF激活EGFR、AKT和ERK的磷酸化,542和543降低它们的磷酸化。  5、AngⅡ能够激活c-Src和EGFR的磷酸化,c-Src抑制剂PP2能够抑制c-Src和EGFR的磷酸化。  6、体内,AngⅡ能够诱导心脏功能障碍,胶原纤维堆积,心肌结构紊乱,相关蛋白表达量和肥大基因mRNA水平升高;给予542治疗后,能够明显的缓解这些症状。  结论:EGFR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AngⅡ通过c-Src转录激活EGFR,激活下游的AKT和ERK信号通路,导致心肌肥大;通过特异性的分子抑制EGFR可能是治疗AngⅡ相关的心肌肥大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菊科植物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滁菊为菊中之菊,为开发利用其资源,研制新药,本论文对滁菊进行了较系统研究。 利用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等分离材料,从滁菊中分离并鉴定8个化合物:香叶木素(1)、芹菜素(2)、木犀草素(3)、槲皮素(4)、香叶木素
本文旨在通过药理实验研究探讨角茴香各组分对多种化学试剂诱导的肝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初步筛选出角茴香发挥保肝作用的有效部位,并对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进行筛选。
目的:研究复方黄根片等八个中药复方对2.2.15细胞的毒性及对其分泌HBeAg和HBsAg的影响,从中筛选出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最强的复方;并对最强复方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观察其对急性
中药复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药效成分多样性、作用多靶点、综合调节的特色,然而这些特点又给复方体内过程研究带来许多困惑。目前对中药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效成分的动力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阐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舒络(SL)为本室自主开发项目(2003年获临床研究批件),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栀子苷和芍药苷,适用于缺血性中风。本文从药代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目前,虽然降血压药物以及策略层出不穷,但仍只有多数患者的血压并未得到控制,死
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尿酸和甘油三酯交互紊乱更是诱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适应医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