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形正字法对中英双语词汇通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词汇习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其中词汇的深加工,词汇的内部表征以及词汇的通达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词汇信息的结构、词法表征和词汇加工处理对语言理解和输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词汇通达也称词汇识别,它指的是人们接受输入的语音信息或字形正字法信息后,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方式,词的语义在大脑内进行加工的过程。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词汇系统,其词汇表征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它们的正字法几乎没有共同的特点。作为一个双语学习者,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和程度。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现有的母语词汇习得所形成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从某种程度上一定会影响到到第二语言词汇习得。这些差异会导致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负迁移,这意味着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下意识地使用他们的母语知识来学习二语知识。如何认清这些差异来指导我们科学有效地学习词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语言的正字法在词汇通达中的作用及差异,通过对初中生进行词汇命名和词义范畴判断两个实验,分析找出异同和结果以减少负转移。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对英文字形正字法相似的词其反应速度和正确率都高于英文非相似词对;然而,对中文字形正字法相似词对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低于中文非相似词对,说明字形在中英文词汇语音识别上有差异,并且正字法对语义也有明显的启动效用,读音相同的假词或字母顺序颠倒都会使学生启动激活语义并作出判断。通过这种差异对比,作者提出有效和科学的词汇习得策略,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以指导外语教学。
其他文献
对于日语学习者,建构在结构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学校语法作为一种注重形式的语法理论有其独特优势,但因其理论框架和理论模式的局限性,对于外国人学习者以及从事有关教学的
2009年10月11日-2009年10月14日,第三届亚洲胶体与界面科学大会在韩国济州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美国、瑞典、法国、葡萄牙、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和巴基
从格,这一称呼是从梵文借用而来,在拉丁文中亦称为夺格。根据先行研究表示,梵文的从格的意义用法与拉丁文不同,它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因此,根据梵文中的从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