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洞庭湖区域24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单元,结合传统数据包络模型(DEA)、超效率DEA模型、Windows-DEA模型和Tobit模型评估洞庭湖24个县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分析影响洞庭湖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各个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普通DEA模型,研究了洞庭湖地区2005年-2015年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发现,洞庭湖区24个县市区农业生产效率各年份生产效率变化情况较复杂,均存在有效及无效两种情况。 (2)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分析发现,其中2005年洞庭湖24个县的效率均值为2.23,整个洞庭湖区农业生产效率比较可观;2006-2014年间洞庭湖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较2005年有所降低,但得分大多集中在1-2之间,表现出平稳波动的趋势;2015年各县的效率均值为0.7302,说明洞庭湖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明显下降。 (3)利用Windows-DEA模型分析发现,在2005-2008年至2011-2014的8个视窗内,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平稳波动,而2012-2015年视窗农业生产效率值显著下降,说明这时洞庭湖地区综合农业发展水平处于滞后水平。 (4)利用超效率DEA模型结果结合Tobit回归分析发现,2005年到2015年间,总人口、城市化水平、工业总产值、人均GDP、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普通小学在校人数、普通中学在校人数、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是影响洞庭湖区域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因素,它们对农业生产效率既可能产生正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的影响。其中,总人口在2005年到2008年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性影响,城市化水平、工业总产值、人均GDP、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普通小学在校人数、普通中学在校人数、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在2005年到2015年都具有显著性影响。 分析上述结果发现: (1)普通DEA模型分析表明,2005-2015年间,洞庭湖区24个县市区生产效率均存在有效及无效的年度。 (2)超效率DEA模型和Windows-DEA模型均表明2005-2015年洞庭湖生产效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两种模型在阶段划分上结果不一致。超效率DEA模型结果表明洞庭湖地区农业效率2005-2006年迅速下降,2006-2014年平稳波动,2015年达到最低值;Windows-DEA模型分析表明农业效率在2005-2008年至2011-2014的8个视窗平稳波动,在2012-2015年视窗内显著下降。 (3) TOBIT回归分析发现,总人口、城市化水平、工业总产值、人均GDP、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普通小学在校人数、普通中学在校人数、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在2005年到2015年都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年度分别表现为正的显著影响和负的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