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近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多元化价值理念渐入人心,中国传统封闭式的乡土社会已经瓦解,诉讼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矛盾解决的主要途径。而以纠错为形式,救济为目的的再审程序,更是社会矛盾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由于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且新的矛盾不断涌现,加之人们解纷理念和解纷方式的转变,近年来人民法院再审案件的数量一直呈膨胀性递增。面对“案多人少”的司法困境,改革是必然的选择。为此,再审程序的立法在不断更新,制度上的改革也在加快步伐。因此,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J省法院再审案件进行调查、分类、辨析与研究,辩证地探索再审程序的理念转换和制度重构。笔者对再审程序运行机制概念、历史沿革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再审程序中具体子程序的运作形式进行阐述。后进一步对再审程序各子程序和再审程序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现阶段再审程序不同层面的运行状态及存在的问题。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和理论研究获取的资料,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对再审程序运行障碍的成因进行学理分析。通过以上成因研究,提出解决再审程序运行障碍的理念转换和具体制度改革。本文试图作此尝试,以当前再审程序为观察对象和研究的切入点,从法学理论分析的视角对这种行为进行分析和评判并进而探寻和挖掘出解决问题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