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皮生物吸附剂化学改性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g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消除重金属的危害并有效地回收重金属是当今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吸附作为一种新兴的重金属去除回收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吸附效率高、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我国常见农林废弃物橘子皮(OP)为原料,利用其中有效成分,如纤维素、果胶等,分别利用巯基乙酸和二硫化碳,通过化学改性,制备了两种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剂:巯基乙酸改性橘子皮(MOP)和黄原酸化橘子皮(XOP),并将它们用于水溶液中Cu2+、Cd2+、Pb2+、Zn2+和Ni2+的吸附。采用化学耗氧量、Zeta电位、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的橘子皮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实验方法考察了溶液平衡pH值、温度、时间、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各个元素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吸附等温线;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探索了低pH下铅锌溶液的分离;考察了生物吸附剂的循环使用性能及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改性前后的橘子皮吸附剂的表征结果说明,橘子皮经改性后,化学耗氧量显著降低,表面负电荷数目提高,形貌上更疏松多孔,结构上有效官能团增加,这些都使得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强。溶液pH值是影响生物吸附剂对Cu2+、Cd2+、Pb2+、Zn2+和Ni2+吸附的重要因素,最佳吸附pH值为5.0-5.5。在30-6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MOP和XOP对五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降低,表明改性橘子皮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吸附了金属离子的橘子皮生物吸附剂可以用0.1 mol/LHCl溶液解吸再生,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吸附能力降低很小。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固定床实现水溶液中Pb2+与Zn2+的分离或从大量Zn2+溶液中富集Pb2+。吸附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MOP和XOP对Cu2+、Cd2+、Pb2+、Zn2+和Ni2+的吸附速度都很快,在2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MOP对Cu2+、Pb2+、Zn2+和Ni2+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dlich模型,对Cd2+的吸附则采用Langmuir模型拟合更佳。MOP对Cu2+、Cd2+、Pb2+、Zn2+和Ni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0.67、136.05、162.87、64.14和33.94mg/g,高于原始橘子皮OP的吸附量。XOP对Cu2+、Cd2+、Pb2+、Zn2+和Ni2+的吸附均仅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7.58、156.99、223.31、92.68和61.80mg/g,比OP相应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75、1.38、3.64、4.36和6.29倍。根据吸附前后溶液pH的变化和红外光谱中特征吸收峰的移动,说明在吸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重金属离子与活性官能团(羟基、羧基和碳硫键)的离子交换反应及表面配合反应。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浪潮,计算机技术和搜索引擎的发达使得个人信息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受到侵害。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已不得不提上日程。目前
以玉米粉和小麦粉为原料,研究了黄原胶、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魔芋胶4种亲水胶体不同的添加量(0.5%、1%、1.5%、2%)对混合粉粉质特性(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且被视为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圣经》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人物形象。在《圣经》所记载
空间问题是伴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空间既是自然界的客观实在,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和产物,认识和反思空间问题所包涵的全部意义,不单单是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
现代港口已经成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建立现代港口物流日趋重要且迫在眉睫。管理智能化、操作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港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提高港口竞争力,必须改善港口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与川参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其中
<正>银行为什么要设立理财子公司?意义何在?优势在哪?去年12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下发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与之前发布的《
在我国工矿商贸企业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中,矿山事故约占36.2%,矿山事故频发已成为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的“瓶颈”。为此,世界各国围绕矿山事故预防与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
《陌上桑》是一首东汉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诗歌,讲述了一名年轻美貌女子巧拒太守调戏的故事。作者认为罗敷之所以被塑造成功,是因为诗文从景物、人物、语言三方面进行了曲笔
数字敦煌作品版权是指敦煌数字化形成的作品所应当享有的传播、放送等权利。数字敦煌作品版权保护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可以永久性无损的保存敦煌石窟、文化艺术信息,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