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上游景观演变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82年和1994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及2007年遥感资料,在ArcGIS9.0平台上,选取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和分维数等指数分析了流沙河上游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应用景观生态立地分类体系,分别研究了流沙河上游景观细微尺度上1982年和2007年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的关系,研究结果分述如下:景观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组分有林地、旱地对景观的控制作用不断减弱;景观整体破碎度增大,斑块间离散度增大,景观形状变得较为复杂。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集镇和主要公路的影响使得其周围景观的分布以人为景观旱地为主。地形因素中,居民点、水田在15°坡度以下区域和平地、阴坡上广泛分布;有林地、灌木林和荒草地等景观在15°以上坡度级分布较广,其中有林地阴坡分布稍高于其余坡向,灌木林阳坡分布多于阴坡,旱地在半阳坡出现分布峰值。1982年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3.07~16.35 kg/m~2之间,平均值为7.35kg/m~2,各类地形中斜坡上碳密度值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和旱地碳密度最大;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0.40~451.78×10~5kg之间,总量为2.91×10~8kg,各类地形中斜坡、缓坡和平坝地形碳储量均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旱地碳储量远高于其他类型。2007年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2.13~18.13 kg/m~2之间,平均值为7.82kg/m~2,各类地形中也以斜坡地形的碳密度值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碳密度最大;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4.69~570.01×10~5kg之间,总量为3.15×10~8kg,各类地形中斜坡地形碳储量最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也以旱地储量最大。1982年到2007年的25年间,流沙河上游表层土壤和土体深度内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趋势相同,0-30cm内土壤有机碳储量从1.43×10~8kg增加到1.82×10~8kg,土体深度内土壤有机碳储量也从2.91×10~8kg上升到3.15×10~8kg。流沙河上游流域1982~2007年间,有林地、灌木林和水田景观面积增加,荒草地和旱地景观面积减少。各景观类型上的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趋势同其面积的变化幅度相近,而灌木林和荒草地两类景观的土体平均有机碳密度变化与其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反。景观类型中旱地和水田的分布面积、土体平均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均明显高于其余类型。随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的减小,破碎度指数有所降低;流沙河上游流域内土壤有机碳储量上升。旱地和水田景观类型中,均有小斑块数目占优、大斑块面积最广的分布格局;每期景观中均以小斑块的分离度和大斑块的分维数最大,且大斑块土壤中平均有机碳密度总体较大。两种指数相比,分离度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较低,而分维数与碳密度的联系较紧密,当斑块级别的分维数变化较大时其碳密度的变化也相对明显,且总体呈负相关趋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收藏爱好者的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拍卖会也备受追捧。拍卖会原本是富人们经常出入的场所,但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买卖机构将拍卖会带到了普通人群中间。  在广大藏友的热切期待中,美都收藏大观园在10月12日首次尝试举办了“大众收藏品无底价保真拍卖会”。这场拍卖会打破了只有富人参加拍卖会的惯例,让普通的艺术爱好者走进拍卖现场,体验参拍的乐趣。  
自然界中,单一污染物构成的环境污染时有发生,但实际上污染多为伴生性和综合性,即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污染。单一污染虽然具有参考意义,但是作为制定标准就显得数据
大力发展绿肥促进农林牧业全面发展─—活水乡发展绿肥情况调查陆良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655600高承正活水乡有5个村公所、30个自然村、12967人,耕地19990亩,其中旱地18795亩。全乡气候冷凉,干旱缺水,交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自觉增强导向意识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张启承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宣传思想战线要紧紧围绕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根本指针,“以科学的理论
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需要从报道题材、报道形式、写作方法、语言与文风等多方面着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报道题材的选择与确定。报道题材亦被称为新闻题材,指新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浅谈专题摄影采访张双俊随着摄影技术和图片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报纸、杂志、尤其是画报都离不了专题摄影报道。专题摄影报道是以图片形象为主体,以多幅图片或数十幅图片集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