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下至各基层单位都在采取相应措施,力争消除贫困这个“毒瘤”。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开展就是期望在扩展产业规模提升宏观经济效益的同时,给当地农户带来经济上的创收,发展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能满足当地农户的日常消费才能算是让其达到了脱贫指标。让他们感受到收入的切实增长才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伴随乡村旅游在不同地方接踵而至的发展,不少研究者发现在乡村旅游的实施中,旅游与扶贫出现脱节,农户获取收入的能力在逐渐降低。旅游发展给农户带来的收入呈下降趋势,导致农户收入提升出现困境。宏观经济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指标,农户能实际得到手的收入才是重点需要研究的一个对象。本文选取万州区长岭镇作为研究案例地,长岭镇作为万州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和代表性。从农户收入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合理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意图解决长岭镇乡村旅游扶贫中农户收入提升困境,并探索出合适的解决路径。本文认为乡村旅游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规模的逐渐壮大,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也会逐步提升。文化素质低下,技能相对缺失的农户大多数参与乡村旅游的形式都是无组织、分散性的。长此以往,收入呈递减状态或提升困难是必然趋势。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还涉及到某些利益分配问题,“失权”现象存在,收入分配不均衡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户分配到的经济利益没有一个固定的量化值,不能准确判定农户的收入到底是多少,就不能推敲乡村旅游带来的扶贫效果。保障农户各方面的利益和权力,让农户精准高效的参与到乡村旅游扶贫中来,把旅游发展带来的收入真正握在手中,农户收入的最终提升才是乡村旅游扶贫的真正意义。农户收入提升困境得到解决才能让青年才俊陆续回乡,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出谋划策,最终通过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扶贫。文章首先对贫困内涵、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收入内涵的概念进行梳理,整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旅游扶贫、乡村旅游、农户收入的文献综述,学习了解相关理论,对长岭镇的发展进行走访调查,获取开发旅游后当地农户的收入状况。筛选部分当地农户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农户收入难提升的一手资料。罗列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农户收入提升遇到的困境,再提出具体解决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