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设用地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建设用地的配置方式既没有体现出资源利用的效率原则,也没有考虑到资源配置的公平原则。而这两个原则是人类社会资源配置的永恒话题,因此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研究建设用地的配置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迄今为止,有关建设用地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而且在众多的研究当中,对建设用地配置的研究又是焦点之一。已有的对建设用地配置的研究,大都从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建设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建设用地配置的管理手段,建设用地的配置方法来进行研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并没有从资源配置的效率性与公平性入手来对建设用地的配置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旨在回答我国建设用地的配置现状是怎样的,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下使建设用地的配置更为合理等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配置方案,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减少配置的不公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首先,文章运用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效率和洛伦兹曲线,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衡量建设用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同时分析了建设用地配置当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接着,从整体上与区域上研究了我国建设用地的配置现状,分析了1999-2008年全国以及各地区建设用地的数量。最后,以1999-2008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用数据包络分析探讨了效率与建设用地配置;以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洛伦兹曲线研究了其配置的公平性,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研究建设用地指标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下应当如何在各地区进行分配。通过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省级地区建设用地效率偏低的同时,全国的平均效率值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效率来看,要配置建设用地,就应该使建设用地的指标偏向效率高的地区,减少效率低的地区的指标分配。而按照现行的建设用地分配方案,并没有使得分配朝着公平的方向发展,目前建设用地的指标分配明显的偏向着人均GDP高的地区,从公平的角度来研究建设用地的配置,需要增加人均GDP较低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兼顾效率性与公平性两个前提下,建设用地指标应该增加的有北京、天津、山西、辽宁等20个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应当减少的为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等11个地区。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论文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设用地配置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消费、投资、净出口被形象的比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
目的调查研究深圳市农民工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医疗消费情况以及医疗保险的服务情况,从而了解农民工的健康水平以及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为更好地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保障农民工的
内地房地产业经过20多年特别是“九五”时期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启动内需的消费热点,对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快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增加就业和
WTO协议中绿色条款是指WTO法律框架下各类协议中的环保例外条款,是世贸组织体制下环境贸易措施的合法性依据。鉴于WTO协议中绿色条款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影响,研究WTO协议中的
呼伦贝尔市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是中国的重要奶源基地。呼伦贝尔市向来以奶产量高、品质好而闻名。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突袭而来的毒奶粉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奶业,给快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2006年起,我国政府正式开启了以“发展经济、增加投入和完善政策”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本文正是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大背景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作为农业命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直接会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影响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教育游戏软件为提高学生动机和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以美国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教学点中文课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对D?rnyei
众所周知,曲艺是最具民族性和民间性的“国粹”艺术。不仅中国有曲艺这种艺术形式,朝鲜也有。可以说,曲艺和其他许多艺术形式一样,是一门世界性的艺术。不过,长期以来,中朝两国在这
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区域经济仍然表现出极不均衡的状态,那些快速增长的区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深入研究。波特(1990)指出:许多地区和产业都是以集群的方式组织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