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是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的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了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虽然中国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具体的环境规制政策确实从近几年开始真正制定实施的。环境规制政策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的同时,是否会对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造成影响?是通过何种路径对竞争力造成影响的?目前学术界对于环境规制对于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机制存在争议。本文先对环境规制,企业R&D投入和企业竞争力相关的文献做了归纳梳理,在对之前学者研究经验的总结和参考上,选取中国2009年—2017年沪深A股中的工业企业,理论分析并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考察了企业R&D投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完善了该方面的研究,为政府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研发创新投入费用的安排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建议。最后,本文按西中东区域对样本企业进行分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地区因素对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当前的环境规制政策与工业上市企业的R&D投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严格的环境政策会减少企业R&D投入。(2)企业R&D投入与企业竞争力之间为正向关系。(3)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会降低企业竞争力水平,企业R&D投入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政策强度的增加会增加企业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占用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其中包括R&D投入,R&D投入的减少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下降,既而导致企业竞争力水平降低。(4)虽然中国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禀赋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但三个地区的工业上市企业均满足以上结论。本文的分析与结论验证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并丰富了相关文献研究。在实践意义方面,总结出了现阶段中国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得出了企业R&D投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中国上市工业企业应对环境规制政策提供了思路,激励企业通过加大对企业R&D投入以提高竞争力,也为国家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