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应用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石油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使得醇类混合燃料推广应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开展醇类混合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试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甲醇和乙醇作为内燃机替代燃料的特点及其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应用分析需要的角度,对试验用燃料E10、E20、M15、M30进行了燃料低热值、理论空燃比、理论混合气热值、汽化潜热等物理性能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并与93号汽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低热值、理论空燃比随着掺醇比例的增加而减小;而混合燃料间的理论混合气热值相差很小,且与汽油相当;混合燃料的汽化潜热随着掺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基于车辆发动机结构与控制策略保持不变的要求,在JETTA ATK发动机上进行了E10、E20、M15、M30与93号汽油的性能对比试验;发动机燃用E10和93号汽油时车辆排气管液体滴出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φa的增大;而发动机燃用E10和E20时,动力性能比燃用M15、M30有所提的高原因是其理论空燃比与93号汽油更为接近,φa的增幅较小。采用有效热效率ηet对发动机燃料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在中低转速、中等负荷工况时,燃用93号汽油的有效热效率略高于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有效热效率;当发动机在高转速工况时,由于醇类混合燃料汽化潜热大、燃烧速度快的特点,发动机燃用试验燃料的有效热效率的差别不明显。怠速试验时,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的CO、HC、NOX的排放浓度均低于发动机燃用93号汽油时污染物排放浓度;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量,呈现混合燃料内醇类含量越高,NOX排放量越少的趋势。在全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CO和HC的排放浓度均低于发动机燃用93号汽油时的CO和HC的排放浓度,总体上呈现混合燃料内醇含量越高,CO和HC的排放浓度降低的趋势;发动机燃用醇类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量总体上低于发动机燃用93号汽油时的NOX排放浓度,但发动机燃用不同醇类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浓度,M30低于M15、E10和E20,而M15、E10和E20之间没有明显不同。不同环境温度下,发动机燃用E10和93号汽油时的车辆排气管液体滴出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低温环境条件下燃用E10和93号汽油时,均出现排气管有液体滴出物现象;在相同低温环境条件,发动机燃用E10比燃用93号汽油时的液体滴出量要多,环境温度越低,差距越大。
其他文献
轴流桨搅拌槽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冶金、石油和水处理等工业过程中,其内部流动特性对产品质量、工艺设计及设备的优化设计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PDP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和快速简便的优点,是当前进行药食两用植物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检测的有效分析方法之一。但是测定前必须采用干法消化法或湿法消化法对样品进行处理,操作繁琐、耗时长、样品容易受污染、待测组份容易受损失。悬浮液直接进样原子吸收光谱法有效地克服了这些缺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对于痕量重金属有时直接用火焰或石墨炉原子吸收无法检测到,这时就需要采用浓缩和富集。
为探索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增产、增收和高温干旱天气,抗旱抗逆的效果,特设此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rn一、材料与方法rn1、试验材料与方法.rn2、试验时间、2019年4月-2
期刊
本课题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和大庆益朗司特石油专用管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项目。针对目前套管螺纹参数检测效率低和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文参照API标准(美国石油学会)对螺纹几何尺寸
冷加工过程中金属材料会产生加工硬化,其强度会不断增加,但塑性指标会不断降低直到被破坏。产品经过成品退火之后应力会被消除,这样以来金属材料组织结构发生再结晶,会使材料
振动是汽轮发电机组常见的一类重要故障。振动参数蕴含着反映机组状态和性能的丰富信息。研究、发展并应用先进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包括研究先进的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对于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C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建立了微囊藻毒素(MC-LR)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方法,并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度酶免检测试剂盒和快速“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