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区村级景观结构与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Erle C.Ellis研究的景观聚类分析方法,以美国SPACE IMAGEING公司拍摄的四川省金堂县与简阳市交界的云河、塔水一带大约100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IKONOS卫星景观电子图为分析图件,选取了五个能够代表四川盆地中部丘陵村级景观90%信息的不同景观区域,研究了川中丘区村级景观结构、土壤表层(0-30cm)氮素、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川中丘区村级景观地形复杂,土地利用强度大,平均耕地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71.61%。景观结构特征以坡台地旱作为主。水面一半以上的景观以冬水田居多,两季田次之,但河流、塘库比例很小,只占总幅员面积的2.41%;森林覆盖率低(11.22%),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7.9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村级景观多样性分析表明,川中盆地丘陵村级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9273-1.4283,变化较大,但是就地形、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看,地形景观多样性变化较小;均匀度指数0.5176-0.7972,其中以土地利用最大;优势度0.3635-0.8644,变化较大。其中地形优势度0.4944-0.8449,土地利用优势度0.3635-0.6985,土地覆盖优势度0.5892-0.8644。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上,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 3、景观斑块分维分析结果表明,川中丘区水阳分维数相对较低,为1.1154-1.2555,反映出其结构除受地形条件影响外,还较多地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旱地、林地、民居院落、道路、河流等分维数较高,为1.3-1.5,自相似程度较低。从景观的自然分布来看,整体上川中丘区村级景观破碎度较低,在0.0240-0.0424个/100m2之间,分布集中。 4、从土壤氮素、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模型分析看出,其空间变异符合球状、高斯或指数模型,自相关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全氮分布主要符合球状和高斯模型,空间自相关性为弱、中等或强烈;有效氮主要为球状模型,具有弱或强烈空间自相关性;有机质主要为球状和高斯模型,弱或强烈空间自相关性。 通过对村级景观结构与土壤氮素及有机质空间分布模型参数间的相关分析看出: 1)土地利用不同形成的景观结构对土壤氮素、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影响最为显著。土地利用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氮素、有机质的标准差、块金值、基台值,破碎度与有效氮、有机质的变程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素、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变异、块金值、基台值与旱地的总面积、平均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旱地的分离度、破碎度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田总面积、破碎度与有效氮的含量及其变异、块金值、基台值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建筑用地和林地对土壤氮素、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也有一定影响。 2)地形和土地覆盖的景观结构对1二壤氮索、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地形的均匀度与有机质的变程呈显著负相关。地形的破碎度、地覆盖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破碎度与有效氮、有机质的变程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3)景观结构与土壤氮素、有机质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反映出村级景观要素组成与景观功能表现的密切联系。优化景观结构一可以改善氮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高土地持续性,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其他文献
开设时间短、实践基地和实践设备不足以及缺乏专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育的特点.基于此,学校应该从企业接纳学生集中实习模式、企业入驻校内模式以及行
大豆是公认的难转化的作物之一,这是由于大豆组织培养再生困难,可重复性差,基因型之间差异大,遗传转化体系还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本试验通过大豆子叶节器官发生途径的再生系统,筛选到再生频率较高的三个基因型,并对影响再生频率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个适于农杆菌遗传转化的高效受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Bt基因和chi基因的遗传转化,得到PCR检测呈阳性的转Bt基因和chi基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1896年发现。之后又相继发现多种药物能影响植物正常生化过程,某一用量能刺激植物生长,另一用量则抑制生长。近十余年来,农业化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生长
为了选育适应广西栽培的高油玉米自交系和组配高油玉米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从种质创新入手,利用从我国北方地区引进的6个高油玉米单交种,用一母多父方法组配高油综合种,研究高油玉米单交种在我区种植的表现、高油综合种及其自交后代含油率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关系、油份的分布特性和玉米自交后代含油率的变异系数及遗传力等问题。结果如下: 1、引进的高油玉米单交种的叶片数比对照少,果穗比对照品种短且大;籽
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改良加工品质是小麦育种自身发展规律的需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利用雄性不育资源开展轮回选择同时寻求便捷高效的品质检测技术是实现这两个目
该实验采用浸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不同玉米自交系,通过对其后代农艺性状观察、染色体数目统计、叶片结构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浸种法;(1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器官,深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是现代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笔者对茶树不同叶位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旨在了解茶树叶位间叶绿体结构的差异。材料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AERP) proprieties and in ionic currents in PVs myocytes from dogs subjected to rapid a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PercuSurge)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豆科植物和玉米(Zea mays L.)的组合被认为是提高固氮效益和玉米产量的最佳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农田单位时间和空间的生产力,而且可以提高复合种植系统的净产量。间作种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