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媒对儿童的涵化效果探究——以电视暴力为视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作为一种媒体,以其有目共睹的迅速发展和急剧扩张的影响力,使得看电视已经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电视节目中,儿童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我国对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没有分类,也没有因为其中有暴力内容而限制观看。那么这里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且缺乏道德判断和分析思考的能力,经常接触电视中的暴力场面会对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早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格伯纳(Gerbner)针对当时美国电视暴力内容对受众行为的影响,潜心从事电视等媒体暴力的研究,并提出了涵化理论(cultivationtheory)。但国内关于电视暴力的大多数研究尚处于引进、起步阶段,而针对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真正本土化的探索在大陆尚属空白,这和我们作为世界上受众最多的电视超级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这也是本课题的初衷及现实意义所在。 本文尝试以电视暴力为视角,以实证的方式探讨电视传媒的“涵化”功能,考察电视所提供的媒介现实对儿童这群特殊的受众的观念现实的影响。
其他文献
现代图书出版业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河北图书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国内丰富的媒介资源,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媒体关系。河北人民、河北教育、河北美
从20世纪初期开始,美国的传播力量如日中天地发展起来,从一个传播强国到世界顶级传播霸权国家,它逐步垄断了世界上80%的传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并源源不断的输出其文化、价值
期刊
创意产业,其核心价值在于创造性,是基于创作者个人创意的一种智力成果,而版权正是主体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所享有的垄断权利。 目前,创意产业为全球许多国家带
神话原型理论源自心理学,它揭示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原型的存在。这种存在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广告的传播和接受行为也不能例外。本文以神话原型理论为理论工具,研究神
从未明晰过的定义反映了公共服务广播始终变迁的形态,因此,本文力图以制度和理念为视角,以定义为方法,为公共服务广播的变迁形态划分阶段并分析其背景和原因、同时分离出变迁形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