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基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土壤改良固碳作用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日益加强,土壤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壤退化降低了土地生产力,引起作物减产,并加剧温室效应,引起水土流失,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剂来改善退化土壤的特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证实,生物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同时也可减少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淋出,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此外,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的合理处置与利用也是目前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本研究以KOH为活化剂,以污泥和秸秆为原材料,制备了秸秆污泥混合基生物炭(Sewage Sludge–Cornstalk–based Biochar,SCBC),采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受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120d)研究了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1)按照秸秆和污泥不同混合比制备的混合基生物炭在比表面积、微孔数量,重金属含量等特性的差异;(2)通过测定黑麦草的七日发芽率、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来分析了污泥秸秆混合基活性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污泥秸秆混合基活性炭对土壤理化性质、速效养分含量、各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此外,也研究了污泥秸秆混合基活性炭对土壤中氮磷、有机碳和重金属含量以及淋溶液的体积等淋溶特性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混合基生物炭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微孔数量,其中SCBC30的数值最高,具有最大的吸附潜力。各组混合基生物炭的pH和亚甲基蓝吸附值没有显著的差异,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农用标准。(2)混合基生物炭能明显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相比,黑麦草的七日发芽率、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施加了4%的SCBC30后,发芽率达到93.3%,增加了23.53%。黑麦草的根部生物量和绿色部分生物量均显著提高,且根部生物量所占比例明显增大。(3)混合基生物炭显著改善了土壤的性质。其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总氮总磷,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都随着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速效氮磷所占比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都在3%或者4%的施加量时取得最大值。(4)在淋溶试验中,生物炭有效的减少了淋溶液的体积,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淋溶液中的氮磷含量、有机碳含量和重金属含量都有所减少,表明生物炭的施加能够减少有机碳和养分的流失,并能够钝化重金属。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作为土壤改良剂,以剩余污泥和秸秆混合物为原料制备的污泥秸秆混合基生物炭对土壤性质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可促进植物的的生长。且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SCBC30在施加量为3%的时候,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最显著的。
其他文献
水利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们对其质量问题的关注力度也在逐渐上升.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
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并且农业用水的比例较高,但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比较低,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在众多节水灌溉技术中,低压管道灌溉具有节水、节地等优点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数量明显增多,大规模水利工程随处可见,但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阻碍了我国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
期刊
直接驱动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前电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于其他驱动系统,高性能的电机作为直接驱动技术的核心,除了需要有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外,低速大转矩能力以及系
如今,水利施工技术日益完善,逐步赶超国际水平.然而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施工技术问题,影响了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为此,优化改进水利施工技术具有实际意义.
本工作利用陶瓷浆料工艺结合冷冻干燥法,通过调节陶瓷浆料的固含量、有机添加剂甲基纤维素(MC)和明胶、冷冻方法等工艺参数,制备了微结构可调控的多孔及梯度多孔羟基磷灰石(HAP
Based 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 data and NCEP/NCAR atmospheric reanalysis data,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prediction of East Asian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生态水利工程一直在运用科学的理论和
原油:9月份我国进口原油2795万吨,同比增加1.4%;进口均价为2346元/吨,同比下跌48.8%。今年以来由于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亚洲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原油市场需求不足,供需关系失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