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弥合:网络直播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sua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直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享受其带来的乐趣。吃播、才艺展示、游戏竞赛,各式各样的直播形态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难以取舍。作为直播活动的核心人物,主播掌控着整个活动的进程,而女性作为网络主播的主要群体,其数量占据了网络主播的半壁江山。当前大部分学者对网络直播的研究仅限于对其现象层面的研究,探讨其火爆原因及未来发展策略,很少能够深入其中,对直播活动的主体进行研究。作为特殊的群体,女性主播在直播间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她们在直播间内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完成自己的身份建构。本文将在网络直播这一特殊的媒介场域中,以女性主播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如何进行身份认同的建构,以及这种建构过程背后所隐含权力关系之间的博弈。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身份认同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为本课题的进一步实施奠定基础,通过对研究价值和创新性进行阐释,坚定了本研究实施的可行性。第二部分通过对身份认同概念及起源进行梳理,确立女性的性别身份,为后文研究不同媒介场域下女性身份认同做铺垫。在第三部分中,通过对与网络直播这一新媒介形态相对立的传统媒介语境下,女性身份认同进行研究,探讨在传统媒介语境下女性主体性衰落的原因。第四部分与第三部分前后呼应,互相关照,通过对网络直播中女性主播的研究,探讨其在此场域中如何完成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第五部分从精神面向和社会层面进行剖析,探寻女性主播在网络直播活动中完成身份认同的心理动机,并对这种新的认同机制背后所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探讨。新媒介的出现,必将带来新的社会改变。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身主体性地位的确认,使得在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在直播间中受到了挑战。网络女主播通过各种形式完成自我认同和主体性地位的确认,在这一媒介场域中,女性变得更加独立,她们希望获取更多的权力,追求更多自由,而女性完成主体性确认的过程,便是男权与女权的相互碰撞和博弈的过程。本文希冀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新媒介场域下对女性身份认同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不同环境下认同机制的变化,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女性身份认同提供一个独特视角。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HIV感染合并结核病(tuberculosis, TB)的临床特征,探索HIV感染合并TB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350例HIV感染合并TB的患者主要来源于凉山彝族自治州
当前智能手机正朝着大屏幕发展,功能也日益强大,这也导致了手机功耗更大,充电更频繁。因此,需要更为方便快捷的充电方式。基于磁共振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能量传输方式,主要利用磁共振技术实现无线能量传输。与传统的有线充电相比,它无需通过导线连接,且在获得能量的过程中避免了暴露、磨损和电线电火花等不安全的充电因素。且基于磁共振技术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具有传送容量较大、距离较远等特点。因此,基于磁
文章着眼于东北地区产业转型问题,从全国雁阵式产业升级特征出发,分析东北地区在全国雁阵式产业升级中的位置及扮演的角色,并根据东北地区优势产业演化趋势及产业转型的"断档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微胶囊化技术及其分类方法,微胶囊的性质和主要的应用领域。对以明胶为基础的壁材体系、利用单凝聚和复凝聚方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检测分析方法和微胶囊的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自动情绪识别技术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脑电信号(EEG)作为一种客
近年来表面织构作为一种应用于摩擦副表面的、有效的减摩抗磨方式,被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随着仿生摩擦学研究的深入,对表面织构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表面织构的种类繁多、尺寸各异、排布形式多样,应用工况条件千差万别,不同表面织构所形成的流体动压润滑机理不尽相同。如何根据不同工况条件选择适合的表面织构是发挥其减摩抗磨特性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流体动压润滑普适性数学模型,结合仿真模拟对数学模型的关键
电能主要通过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传送,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输电线路巡检是可靠性的重要保障。而目前的输电线路主要是通过人工巡检,不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以中国为例,在应对1997年及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实践中,中国形成了"有管理的"而非"完全的"资本
在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历史进程中,1960年创刊于英国伦敦的《中国季刊》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可以管窥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发展状况,至今仍是我们了解西方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窗
为解决在农业机械领域中,农机具触土部件的摩擦损伤导致零件失效的情况和土壤粘附现象导致前进阻力增大的问题,本文以砂鱼蜥为研究对象,对砂鱼蜥表皮鳞片进行微观结构分析、表面形貌分析、摩擦学分析,以及对砂鱼蜥头部形貌特征进行逆向工程的重构与研究。旨在了解并掌握砂鱼蜥鳞片的微观结构特点以及摩擦学行为,揭示表皮鳞片的耐磨特性和摩擦减阻机理,对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仿生耐磨和减阻材料,以及仿生几何表面的设计制造提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