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至今已经30多年了,它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造就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家庭。当独生子女家庭中唯一的孩子由于疾病、意外等情况发生死亡,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失独家庭。作为曾经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一代人,这些家庭的父母年龄大多都在50岁开外,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还要独自面对养老的难题。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加之其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他们的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他们面对的养老困难,构建和完善他们养老方面的社会支持体系就成为了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同时又是全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的试点城市,对于该市失独家庭的研究不仅对甘肃省或者西北地区,甚至对于全国范围内该问题的解决都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对兰州市失独家庭相关政策措施分析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问卷和访谈对该市城市失独家庭的真实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对他们所处的养老方面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该市城市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生活照料方面的困难最大,这是他们最为担忧的,希望当地政府能立即着手解决,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经济、精神慰藉、社会交往等也不应该忽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加以解决。而就当前兰州市的社会支持体系而言,由于相关的政策措施出台时间还不长,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从社会支持的视角来看,对于兰州市城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某一个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这不仅要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等的正式支持,还要依靠失独群体间、亲友、邻居、志愿者等的非正式支持,另外,在有效利用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的同时,失独家庭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改变,将自助与外界的帮助有效结合,只有这样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构建起完善的失独家庭养老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有效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
其他文献
在高中课程中,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鉴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诗歌鉴赏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