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是一种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早期缺血改变的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预测静脉溶栓效果评价、短期及中长期功能预后转归及预测早期出血性转化风险中。ASPECTS是否可以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ASPECTS-H)的功能预后评价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课题拟建立基于ASPECTS评分的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体系,并将ASPECTS应用于ICH患者的功能预后评价中,初步探索ASPECTS-H在ICH患者30d及90d功能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自2016年0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ICH患者。收集ICH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史、吸烟史、酗酒史;起病至行头颅CT的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入院时脑出血血肿量、入院时利用ASPECTS方法分析ICH患者ASPECTS-H评分,并通过医院记录或电话回访患者本人及其亲属的方法随访患者30d及90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 Index,BI)。主要终点事件为90d内ICH患者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ICH患者的m RS≥3。本研究设定m RS 0-2分为功能转归良好,m RS 3-6分为功能转归不良。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urve,ROC)检测ASPECTS-H在ICH患者30d及90d功能预后中的预测价值;2)应用约登指数(Youden)分析ICH患者30d及90d功能转归不良与功能转归良好的最佳ASPECTS-H临界点;3)根据最佳临界点将ICH患者分为A、B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功能预后的差异;4)最后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H患者功能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ICH患者104例,其中35例(33.7%)患者30d的功能转归不良;28例(26.92%)患者90d的功能转归不良。ICH患者30d功能预后与ASPECTS-H之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95%CI 0.66-0.859;P<0.05),ICH患者90d功能预后与ASPECTS-H之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95%CI 0.60-0.830;P<0.05)。应用Youden指数发现ICH患者30d及90d功能预后不良与功能预后良好的最佳界值均为7.5(灵敏度30d=0.855,1-特异度30d=0.486;灵敏度90d=0.816,1-特异度90d=0.5)。根据最佳临界点,将ICH患者分为A(ASPECTS-H≤7.5)、B(ASPECTS-H>7.5)两组,发现两组患者30d及90d的功能预后情况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30d=0.000,P90d=0.001),提示较低的ASPECTS-H评分与ICH患者30d和90d功能预后不良相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资料发现,女性、患有高脂血症、GCS评分较低、出血量较大、NIHSS评分较高的ICH患者,其功能预后更差。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H患者30d功能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年龄、ASPECTS-H与ICH患者30d的功能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低ASPECTS-H评分的ICH患者30d的功能预后不良是高ASPECTS-H评分的ICH患者30d的功能预后不良的4.126倍(P=0.000;95%CI 2.110-8.067);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和ASPECTS-H与ICH患者90d的功能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低ASPECTS-H评分的ICH患者90d的功能预后不良是高ASPECTS-H评分的ICH患者90d的功能预后不良的4.372倍(P=0.000;95%CI 2.051-9.323),提示低ASPECTS-H评分是ICH患者30d及90d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ASPECTS-H评分可用于预测ICH患者30d及90d的功能预后;ASPECTS-H=7.5是ICH患者功能转归不良与功能转归良好的最佳界值点;ASPECTS-H≤7.5的患者功能预后较差,ASPECTS-H为指导ICH患者功能预后提供了新的预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