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数目众多,但是由于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可用来抵押的固定资产很少,融资困难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国外金融机构也不断涌入,我国银行收益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物流企业传统的物流业务利润缩小。物流金融服务将三方联结在一起,以其高附加值成为各行业追逐的新的利润源泉。物流金融服务现已成为金融学界和物流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对其进行了定性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物流金融服务的概念、运作模式、收益和风险等,但是定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为缺乏定量研究而定性研究又缺乏一定的说服力,我国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广受到限制,如何增加物流金融服务参与各方的收益并有效控制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种情形,本文在分析现有物流金融服务合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物流金融服务中的定价问题。本文将物流金融服务参与各方归结为信贷方和借款企业,不考虑银行和无资金需求的物流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将两者作为统一的信贷方,而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作为借款方。本文先对现有的物流金融服务模式进行总结,综合考虑服务参与各方的成本和收益来构建目标函数,分析在不同的合约模型下双方收益的分配情况,进而研究优化的合约模型,并求出该模型下的最优解,分析了名义贷款利率和贷款折扣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最终通过博弈分析对优化合约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上的验证。结合案例,研究在存货质押物流金融服务模式下,给定参数条件下的合约模型的模拟情况,给出名义贷款利率和贷款折扣率的解集空间,比较新旧合约模型的优缺点,为信贷方的物流金融服务定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