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硅烯结构及反应的理论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硅烯(R1R2SiMX)是类卡宾的硅类似物,其性质与硅烯相似。在R1R2SiMX中,离去基团X(通常是卤素)与金属M(通常是碱金属)同时与Si原子发生作用。类硅烯是有机硅反应的一类重要的活性中间体,它的存在已被近年来最新的实验所证实。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表明:类硅烯具有亲电和亲核的双重反应性,能进行许多化学反应,如插入反应、加成反应、重排反应、聚合反应等等。类硅烯的反应是合成含硅新键和含硅杂环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类硅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与已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的很充分的类卡宾相比,类硅烯的研究还是很有限的。人们对类硅烯的结构和反应性的认识还很不够。基于类硅烯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绪论对类硅烯化学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同时介绍了本论文工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从头算法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第二章研究了类硅烯H2SiLiF的结构及反应。类硅烯H2SiLiF有四种平衡构型,三元环构型1、p-络合物构型2、σ-络合物构型3、“经典”四面体构型4。它们的热稳定性顺序为:2>1>4>>3。本章研究了类硅烯H2SiLiF的以下反应: 1) 构型1和2都能与XHn(X=C,Si,N,P,O,S,F,Cl;n=4,4,3,3,2,2,1,1)发生插入反应。在G3MP2水平上,1有两种反应路径,2有三种反应路径。所有反应均是协同机理,经过一个三元环型过渡态,生成取代硅烷H3SiXHn-1和LiF。构型1的插入反应性要高于2。 2) 首次在MP2(full)/6-31G(d,p)水平上研究了构型1与XHn的H2消除反应:H2SiLiF+XHn→HnXSiLiF+H2。先形成一个前期复合物,经过四元环型过渡态,生成取代的三元环类硅烯HnXSiLiF,同时消除H2分子。与构型1的插入反应相比,H2消除反应不占优势。 3) 首次在B3LYP/6-31G(d,p)水平上研究了构型1与XHn的取代反应:H2SiLiF+XHn→H3SiF+LiXHn-1。先形成一个前期复合物,经过一个五元环型过渡态,形成反应中间体,最后中间体解离为氟代硅烷H3SiF和化合物LiXHn-1。 4) 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类硅烯H2SiLiF的构型及异构化反应的溶剂效应。溶剂效应用自恰反应场(SCRF)理论的Tomasi的极化连续介质
其他文献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高等教育为大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纽约的校企合作有较好的传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纽约高校通过提高高校的校企合作意识、重视校企合
介绍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且量程可自动切换的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基于双积分A/D转换原理,提出了新的转换过程,提高了转换速度,降低了零点漂移率
  本文将启动子探针载体pKK232-8中的复制区域、rop基因和bla基因替换为来自pUC18的复制区域和bla基因,选择一些合适的酶对厚载体中的多克隆位点区域进行改造,构建得到一个新
在分析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知识共享的相互作用基础上,构建了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模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知识型企业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
在语音识别中,不论是训练语音识别系统,还是使用系统识别语音,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这使得语音识别的研究和实现都变的非常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域网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根据当前和今后计算机内存配置情况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全部索引文件放入内存,并根据内存索引文件区别于外存索引文件的特点选择一个最佳阶数m来的构造用于组织索引文件的B-树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stripemosaic virus, BSMV)是一种正义单链RNA病毒,由3条RNA链组成。RNAα链编码病毒的复制酶大亚基αa,RNAβ链编码外壳蛋白和三联体运动蛋白TGB1、T
为了改变管理信息系统 (MIS)开发所处的被动局面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开发模式 .利用统一建模语言的描述与支持作用 ,结合人工智能 ,以 MIS为对象进行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中温水热溶剂热条件下磷酸(亚磷酸)镓及其杂原子取代的磷酸(亚磷酸)镓微孔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探讨无机材料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特殊功能材料的合成。研究了含氟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中温水热条件下,第IIIA族金属Ga,In和过渡金属V,Cd的亚磷酸盐微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探讨亚磷酸盐微孔材料在结构上的特点和组成上的多样性。在合成方面,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