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英语交际意愿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增强英语交际意愿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前提。课堂互动作为学生课上语言交际的活动载体,影响着学生的交际意愿。目前国内二语交际意愿研究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初高中教学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高中生在课堂互动中英语交际意愿的情况,基于调查发现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以得出提升学生英语交际意愿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启示。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发式二语交际意愿理论及中国背景下二语交际意愿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本研究以问卷、访谈为研究工具,以广西河池市两所高中的部分高二学生及部分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56名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英语交际意愿的情况。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1)高中生在课堂互动中英语交际意愿的总体情况如何?(2)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互动中,高中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有何差异?(3)在课堂互动中,高中生英语交际意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什么?通过SPSS26.0统计软件就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结果发现:(1)高中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英语交际意愿总体处在“可能愿意”到“愿意”之间,属中等偏高水平。(2)高中生在生生互动中的英语交际意愿明显高于师生互动,在师个互动中的英语交际意愿明显高于师班互动,而在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英语交际意愿无显著差异。(3)在课堂互动中,高中生英语交际意愿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第一,高中生在教师参与课堂互动时英语交际意愿相对较低;第二,高中生在多人课堂互动中英语交际意愿相对较低;第三,高中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英语交际意愿相对较低。这些问题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在个人方面,学生缺乏英语交际自信,在英语口语交际中模糊容忍度较低,以及学生的面子观。在情境方面,学生所在小组或班级凝聚力欠缺,学生在互动中得到他人不恰当反馈或没得到清晰的任务指令。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对提高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英语交际意愿提出以下建议:对高中生而言,首先应培养英语口语自信,减缓口语焦虑。其次,要在互动时宽容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最后,应敢于表达期待他人对自己更多的反馈,同时也应积极回应他人。对教师而言,可改进互动分组方式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并在互动开始前给出清晰的任务指令,包括规则和评价标准等。最后,应注意在互动中给予学生更积极且有针对性的反馈。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作为一项语言输出的重要技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输入的重要来源,输入和输出是互逆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割裂开来。《普通英语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故事续写可以作为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之一。研究表明,读后续写对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有着积极反拨作用,也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新启示。读后续写既是测试手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学位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而阅读课在整个英语语言学习中是一项重要的输入途径,是学生信息获取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很多时候还停留在简单的略读和归纳主旨大意等基本形式上,对于文本背后隐含的思维品质处理较少或者不够深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英语阅读的作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
学位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探讨定坤丹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医路云系统,收集真实世界中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数据。按真实诊疗分组,观察总有效率、周期排卵率、卵泡发育天数、Gn量、成熟卵泡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周期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早期妊娠丢失率。结果:共纳入207例患者,全人群中医证型以肝郁肾虚最为常见。分组如下:中药组(定坤丹组)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评价应聚焦并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发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重视评价的促学作用。然而,在普通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重视写作结果,忽视写作过程,从而导致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策略缺乏有效指导,自我评价与反思缺乏关注。档案袋评价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
学位
随着第三次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到来,英语教师在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转换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中介者。为了解初中阶段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教师中介作用的看法和教师的做法以及存在问题,作者以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为切入点,并以其中的12个中介特征为标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
学位
学业成败归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或他人产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原因进行知觉或推断的过程,并将会影响学习者后续的学业成就。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的消极心理状态。学习倦怠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相关的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归因的分析和指导有能够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的积极看法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效
学位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下,语法学习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法教学侧重教师对语法规则的讲解以及学生机械的操练,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的应用。因此,形式聚焦教学(Form-focused Instruction)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它针对何时和如何去聚焦语法形式更有效这个问题,主要包含分离型(Isolated)和融入型(Integrated)这两个维度,对此,在哪种教学条件下对哪一类学习者效果
学位
于1992年3月在上海青浦县采集日本沼虾,似改进的空气干燥法研究精巢细胞染色体及核型,特别较详细地研究了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的行为。结果表明,日本沼虾染色体数n=52,2n=104,共分为A,B,C,D单个染色体组;核型组成是N=37M+4ST+11T;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细线期隔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5个时期,双线期的二价体存在弥散阶段;减数分裂的同步率高,大多处于双线期,且双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早在2006年,学者Mishra和Koehler正式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的框架,其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与新课标的主张不谋而合。自TPACK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在促进TPACK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
学位
学习投入是学习者主体性的重要指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成为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现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息息相关。当前,以学生主体性视角对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与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性研究较为缺乏。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学习者的视角,以惠州市15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英语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与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现
学位